张中山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工作的永恒主题。随着新课标的而不断推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向有限制的时间内要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思考
自从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引进我国之后,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实践和探索。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之后,能够使学生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并有所进步。也就是要求老师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学生的认知由不明白待明白,知识上从不会到学会,情感上从讨厌到喜欢,思想上从没有兴趣到感兴趣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老师在单位时间内结合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解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保证教学的效果。
在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时候,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第一,知识方面。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老师教学想要达成的目标是否一致。第二,学习态度方面。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整体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第三,素质发展方面。通过学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學生的思想是否丰富等等。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1.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拥有较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知识,他们对知识和理念理解的越深入,对教学有效性影响越大。丰富的教学知识有助于老师及时发下班级中学生的基本状况,以为学生做好引导,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老师不断地优化教学各个环节,从而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此外,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运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为了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教学研究或者教学培训等方式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培训,老师可以接触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懂得更多的教学知识,促进教学的发展。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解决。在不断地学习与时间的过程中,老师的素质得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提高。
2.创新备课的方法。想要上好课,就要先备好课。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说备课基本上都是讲授知识的准备工作,其中很少涉及学生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机制。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结合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层次使用分层法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来备课保证不同层次的老师在学习的时候都能够有所得。
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展备课。首先,老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需要注意的是,所分成的层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分层。然后,老师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备课。在分层教学法的引导下大大的减少了学习好的吃不饱,学习不好的吃不到的问题。最后,老师要按照不同的层次设计问题,以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当在探索中遇到更为先进的备课方法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尝试,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备好课,老师还要全面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设计好应急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积极合理的备课,充分地规划好课上的时间,保证小学的有效开展。
3.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具有良好学习状态,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将课堂作为传递知识的场所,结合积极的教学情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以鼓励的方式为主,通过提问、假设等方式创设对话氛围,以保证师生之间可以更为积极的展开对话。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内心状态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老师的努力之下,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活泼的教学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性人性化的方面转化。
4.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影响下,老师们已经习惯了灌输式教学的方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将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换。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从老师教转化成学生学,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此外老师还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情景教学法、赏识教育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老师要提炼自己的語言,保证语言的精简度。通过将语言中模糊的部分变得更为清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要给以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先思考再解答。如果能够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找其他的人来帮忙。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教师教学的素质。在备课阶段将教学目标分层次备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表现采用动手实践、探究、辩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满足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