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红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活动,“为创造而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攻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學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地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他燃烧。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求异创新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智慧、能力、情感、信念等不断得到提升和超越,自然就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上,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导“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置障碍,引起学生的求索欲望,对疑难问题积极地思维。在提出问题时,首先我认为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次问题要面全体学生,提出具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的问题,既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使学生从求同思维发展到求异创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在自己提出问题之后,才会去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新知。
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看上去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却相等呢?”教师不马上回答,而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思考另一题:
平行四边形ABCD与平行四边形ECDF面积相等吗?通过计算同学们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ECDF的面积都是30平方厘米。这时,教师就因势利导问“为什么会相等?”从而使同学们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决定的。因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所以面积相等。教师然后启发学生再作几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从而磨砺思维,并在练习过程中回答了学生的疑问。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发散性的。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还应注意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与质疑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发挥多大。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二、创设讨论情境,以“辩”促“思”
讨论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参与讨论,才能积极思维。在激烈讨论中,学生智力进入超常状态,会闪现创造的火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还会思考出与众不同、富有创见的设想和别出心裁的好解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议议“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如一道分数应用题:某公司运进一批无烟煤,第一天卖出6/13,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5吨,正好卖完。问第一天卖出多少吨?学生的一般解法是5÷(1--)×=30吨。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还可以这样列式:5×6=30吨。于是,我先不让这位学生说解题思路,而让学生互相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了解解题思路。根据整数归一法的思路,从分数意义入手,教师再用列表法帮助理解:
一批无烟煤 13份
第一天卖出 6份
第二天卖出 6份多5吨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 13-6-6=1份=5吨
一份是5吨,求第一天卖出多少?就是求6份是几吨?
列式为:5×6=30吨。
适当安排讨论,可以让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争辩,自然而然得出结论。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方位的联想,提出新见解,激起创新欲望。
三、组织动手操作,以“动”答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在动手操作中来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攻克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量一量”、“反一反”、“换一换”、 “画一画”、 “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变一变”等创造技法的尝试,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不断探求知识、寻找规律、学会分析比较、训练求同、求异思维能力。
如学习与9和几的进位加法有关的退位减法时,教师板书14-9=?,问学生怎样想出得数,学生根据以前学的知识很快说出用“想加算减”的逆算法。教师接着提问:“有没有别的思考方法呢?”此时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紧接着让学生边摆学具小棒边思考:“从14根里拿走9根,怎么拿?”同学们通过摆小棒,在动手试一试、拿一拿的过程中,又得到不同的方法。
1.连减法:先拿走4根,再从一捆10根里拿走5根。方法是14-9=14-4-5=5。
2.破十法:先从一捆里拿出9根,把剩下的1根和4根合起来是3根,方法是10-9 +4=5。
3.退补法:因为减数9接近10,所以先可以拿走一捆,多拿走一根要退回,方法是14-9=14-10+1=5。
这样的教学,既形象生动,又启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提出各自言之有理的新见解,对于这些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因为每种方法都是学生劳动的成果,都应受到尊重和鼓励。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选取适合自己的最佳、最快的解法。
动手操作是一种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的重要教学活动,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能通过“变静为动”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探求新知,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现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知识往往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消化。
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