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生源、教学任务、教育环境等各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难度也更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束缚,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加以介绍,针对现今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承担着培养青年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的重要任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方向。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这使其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比其它普通高校更为复杂。传统的灌输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应用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所具有的缺点和弊端也逐渐显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推行,为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托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不被人们明显感知的载体和实践活动开展起来的,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和经验的熏陶和学习的一种新的思想教育理念。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这也是新教育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在教育内容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那样具有直观性,而是以零散的方式隐藏在高职院校的整体环境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被人关注,不被人明显、具体的感知。在教育方法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蕴藏在四种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资源在不被学生感知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着手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以应用,但是因为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很多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只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上级任务机械性的去完成,做做表面文章。因为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得高职院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知识内涵。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趣味有余,但是却没有能够真正体会到活动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使得活动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在我国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
2.专业课载体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设置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除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其它专业课为载体,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机的结合。而现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其它专业课载体的思想教育作用。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各个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忽视了专业课载体的作用,无疑是限制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3.信息化技术手段不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高职教育教学也逐渐走向信息化的发展道路,网络技术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校园网的建立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信息共享,也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也是思想教育的效果受到冲击。现今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校园网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思想信息的集散中心,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和应用方面明显不够,没能充分的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
三、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從多方面着手,在教育理念上、教育方法上都要有所改变,特别是教育方法,一定要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特征相适应。
1.渗透式教育方法的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教育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周边环境中加以渗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优化思想品德和政治修养。在学生周围环境中,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配合有针对性的教育场景的建立,依托既有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对思想导致要求逐渐的感受和体会,实现思想的升华。
2.陶冶式教育方法的运用。陶冶式教育方法的重点在于“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创设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开展健康生动的文体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情绪、情感上的需要,陶冶式教育方法的重点在于通过环境育人,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实践体验教育方法的运用。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实践体验教育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培育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能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长。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任务要求,要求学生胜任不同的主体角色,这也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不同职业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
四、结语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只要充分的认识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正确的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十分有利。目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还不太成熟,但随着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有更多更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被开发和应用,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83.
[2]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8.
[3]滕建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85.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