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约束问题,旨在提高该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得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重点访谈法,对广西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信贷可得性问题,提出构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平台的对策。【结果】资金约束和经营风险已成为当前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该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加,贷款需求规模普遍较大,信贷融资是其最希望的融资来源,但资金可获得性较低,特别是信贷可获得性较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把内部融资作为最主要融资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正面临资金约束。【建议】通过完善财政配套投入政策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与征信系统等措施,可提高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得性,缓解该区域融资约束等问题。
关键词: 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得性;融资约束;滇桂黔
中图分类号: F321.42;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11-1986-06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analysis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for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raise the level of credit availability for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the areas. 【Method】This study took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Guangxi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as the target,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key interview method to analyze the availability of credits in the region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the study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credit financing platform for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Result】Funding constraints and operation risks became the largest difficulty faced by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Yunnan and Guangxi and Guizhou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currently. Financial demands of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the region incresed and loan demand was huge in general. Credit financing was the most expected financing source, but the availability level was low, especially credit availability. Most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pursued internal financing as the main financing channel.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faced financial constraints. 【Suggestion】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olve 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the regions by raising the availability level of credit for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s: improving finance-supporting policies and policy-rela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innovating and optimizing rural credit guarantee mechanism, establishing rural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and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 credit availability; financing constraint; Yunnan, Guangxi and Guizhou
0 引言
【研究意义】探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约束问题及解决方案,是从内生扶贫机制建构的视角探讨农村减贫问题,在理论上可形成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扶贫的分析框架;在实践中可提升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能力,使其成为该区域减贫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提供新的路径指引与政策启示。【前人研究进展】杜志雄(2004)对农村企业信贷需求与供给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企业对贷款利率不敏感;多种因素导致农村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但只有不到50%的农村企业可以获得正规部门提供的融资服务。王文献(2007)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及供给状况进行分析,认为资金缺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的问题。孟飞(2009)研究认为我国城乡金融资源二元化造成了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非公正待遇。蔡四平等(2010)研究认为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和金融需求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城市经济形成鲜明的对比。郭红东等(2011)研究认为合作社对资金借贷的需求较大,所获得的信贷额度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马丁丑等(2011)研究认为,较之民间借贷,金融机构贷款对合作社成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更大。戎承法等(2011)研究认为,由于经营能力、银社关系、社长背景、无形资产、外部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可获得性不强。谷华(2008)、郑有贵(2008)、郑丹和大岛一二(2011)等学者也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问题、资金的主要用途、融资问题、金融支持和扶持问题进行了研究。韦克游(2014a)研究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信贷供给不足、金融支农不力,农户资金问题主要不在于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环节,而在于资金的可得性环节。关于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信贷可得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看来,政策支持对合作社发展显得十分必要,这些支持包括政府为合作社創造有利的发展环境,降低合作社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降低交易费用,取得规模经济效应;(2)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制度安排面临市场机制失灵的危险,因此更倾向于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时,集体行动的逻辑悖论意味着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政府支持才能拓宽其生存边界(马彦丽和林坚,2006),否则寸步难行。就融资方面而言,已有一些研究涉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政策支持问题(叶松勤和廖飞梅,2012;余丽燕,2012;韦克游,2013)。【本研究切入点】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探究政府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定位及政府支持合作社的必要性问题,但对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由于融资渠道较少,自我积累能力较弱,股权融资有限、内部融资及民间借贷难以成为该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渠道。要实现规模融资,信贷融资不可或缺,如果信贷可得性较低,信贷融资将难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瓶颈,因此本研究把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作为研究切入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状况、获贷情况、融资约束特征,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平台构建对策。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重点访谈法,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及信贷融资风险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对调查地点的选取主要考虑4个因素:(1)数据的可得性,如调查人员较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情况,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有利于调研的开展;(2)被调查地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一定代表性;(3)地域具有一定代表性;(4)调查工作与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综上所述,调查地点确定为广西石漠化片区,包括南宁、河池、崇左、百色、柳州、来宾及桂林等7个市。广西石漠化片区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中具有代表性,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一是涵盖面积最广,广西石漠化片区涵盖7个地级市(贵州石漠化片区涵盖5个地级市,云南石漠化片区涵盖3个地级市),且广西石漠化片区面积最大;二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在该片区中,广西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石漠化问题最典型、最严重,居民因石漠化致贫问题也最突显;三是在地理空间上,贵州和云南两省石漠化片区主要通过广西石漠化片区衔接,广西石漠化片区处于相对中心位置,在经济、民族、人文及自然等方面兼具其他两个片区的特点,最具代表性。同时,调查样本对广西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调查分析、所持观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平台构建也适用于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约束及滇桂黔融资平台构建,亦可视为兼论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平台构建策略的研究文献。调查时间为2016年4~7月,调查样本为1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5个样本不愿意提供相关财务数据,统计中给予剔除,因此调查的有效样本总数为135个(南宁30个、河池30个、崇左20个、百色20个、柳州15、来宾12个、桂林8个),其问卷均有效。
2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得性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织载体,其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加。随着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环境的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初级阶段所提供的投资少、风险小的服务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户的需要。现阶段,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项目逐渐向产前、产中、产后等增值服务环节拓展,且短时间内规模迅速扩张;服务内容由单一服务转为综合性服务,服务领域将拓展到产前的市场信息深度挖掘、农户资金扶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产中的技术服务、生产服务和管理服务,以及产后的包装、精深加工、储存、物流和销售等环节,甚至还延伸到经营信贷、委托代理和保险业务等领域,经营范围相当广泛;服务功能朝着多元化、深度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服务层次将由过去的简单被动式服务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精致化层面提升,服务宗旨也将由过去的非营利性向对外营利性发展。显而易见,由于服务内容的拓展、服务功能的强化、服务层次的提升,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对资金的需求量将大幅提高,资金需求规模普遍较大。
根据调查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表1):调查样本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固定资产规模、入社农户、联系带动农户、平均年营业(销售)收入、平均帮助农户增收水平等数值均偏低,特别是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显得很薄弱,平均帮助每户社员年增收仅850元,而按照“千社千品”工程的标准,每个合作社需要帮助每户社员年实现收入2500元以上。未来一年内每个合作社平均资金需求量180万元。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融资难,缺乏规模资金投入,68%农民专业合作社停留于种养业初级农产品生产及初级加工阶段,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难以向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及销售等产后领域延伸产业链,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面临着生存威胁。
调查结果表明,资金约束和经营风险已成为当前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由表2可知,约91%的合作社认为“贷款难,缺乏资金投入以扩大规模”是目前最大的困难,绝大多数合作社承认自身经常面临资金问题,且由表4可知,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均需要大量资金,2015年每个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信贷资金需求量高达250万元。78%~79%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抗击自然风险能力弱”和“销售渠道不畅,市場风险大”(表2),反映了更根本的问题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背后存在信贷风险。面对资金短缺问题,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信贷融资,即从农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由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贷款需求规模普遍较大,95%的合作社希望未来一年内一次性获得贷款50万元以上,其中,35%的合作社希望获得50万~100万贷款,39%的合作社希望获得100万~500万贷款,21%的合作社希望获得500万元以上的贷款(表3)。
由于缺乏必要的风险防控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抵御风险能力差,且缺乏可抵押物品、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自身内在缺陷,因此其贷款风险比较高,贷款可得性不高。由表4可知,2010~2015年平均每家每年获得贷款30.00万元,仅占其每年信贷需求量的12.00%,每年每个合作社的获贷次数仅为0.18次,占每年信贷需求量的27.69%。由表5可知,信贷融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希望的融资来源,约81%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希望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希望通过内部融资及自我积累、股权融资、民间借贷、亲友援助、政府财政支持等方式进行融资的并不多。但是,调查发现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把内部融资作为最主要融资渠道,其次是民间借贷,只有18%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如愿把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最主要融资渠道(表6)。可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确面临着资金约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固定资产抵押较少、产业呈弱势性、抵御风险能力差、社会资本较少、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内部运作不规范以及承贷主体不明确等诸多因素,农村信用社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放贷非常谨慎,相对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更难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至于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融资困难局面。
3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约束特征
3.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资金可得性普遍较低
调查发现,资金约束已成为当前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面对资金短缺问题,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试图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解决,但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貸款融资能力较弱,资金可得性不高,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远未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资金约束问题,资金需求呈现集中性、多方位、急迫性的特点,季节性周转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缺口均很大。目前,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需资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及提升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二是提升面向农户生产环节的服务功能;三是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扩大经营规模;四是风险分散与补偿。
3. 2 民间借贷等非正规信贷难以成为融资主渠道
农村民间借贷属非正规金融活动,其分为3个层次:一是白色借贷,二是灰色借贷,三是黑色借贷。尽管非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量不小,融资手续灵活且便捷,无需抵押或担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可弥补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韦克游,2014b),其主要原因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易造成融资成本过高,且运作不规范,未得到法律保护,不适宜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渠道。
3. 3 非信贷资金可获得性低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中的自我积累及获得股权融资、财政扶持等非信贷资金的可能性较低。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积累能力较弱,股权融资有限,主要原因是农户的收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能力较低,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股权融资,同时合作社运营机制缺陷限制其吸纳资金的能力;二是仅依靠内部融资或自我积累无法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财政扶持非常有限,资金补贴覆盖面小,监督难度大,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年财政构成中,国家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徘徊在7%~10%,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用极不相称。
3. 4 农业保险开发不足,缺乏风险分担机制
从农业保险角度看,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弱势,抗风险能力较差,无法独立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保险开发不足,缺乏风险分担机制,难以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保险品种多方面的需求(曹平辉,2011),导致农村金融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后易产生金融风险(蔡四平等,2010),进而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获贷能力,使其信贷可得性不高。
4 构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平台的对策
4. 1 完善财政配套投入政策
加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投入,提升合作社风险防范能力。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纳入政策性保险试点单位;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投入,以推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原产地标志认证,制定和实施农产品技术标准,加大对合作社商标及品牌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中小型基础设施(小型农田水利、打井、喷灌、气象及测量土壤墒情的传感设备等)、仓储设施、冷藏设施和运输设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大型农机等的投入;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和农民及合作社教育培训的公共投入;加大对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和交易市场的投资;加大合作社贷款的贴息力度、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完善贷款贴息制度。
4. 2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4. 2. 1 扩大政策性农险补贴品种及农险覆盖面 调查中发现,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范围过于窄小,仅局限于当地一些粮食作物品种,较少覆盖经济作物、蔬菜、水果和养殖类品种。应因地制宜,以县为单位,筛选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作物和养殖品种,扩大保险品种范围;对于当地基础性和主导性农作物和养殖品种,应实行法定保险,以保障较高的承保面;对于其他农作物和养殖品种,采用政府引导、自主自愿方式,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逐步扩大农险承保面,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
4. 2. 2 创新资金补贴方式,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拨付划转机制 对规模种植和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强制保险,可制定相应期限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整合支农资金直接补贴到农户,通过改进和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拨付划转机制,防止各级财政延迟支付保费, 保证农险保费及时到位,及时进行理赔。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流程,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质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长效机制,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长效投入。
4. 2. 3 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因其自然和地理条件等原因,遭受台风、洪涝冰雹、山体滑坡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较高。应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和再保险基金,加速基层农业保险基金的累积速度,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拓展涉农保险业务,建立起商业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4. 2. 4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由政府出资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为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为担保公司的贷款担保提供担保费,以风险补偿基金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各参与方的风险再分担机制;完善村级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主动介入风险补偿基金机制建设。
4. 3 创新、完善担保机制
4. 3. 1 完善政策性担保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贷款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借助成熟的信贷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高效率地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将政策性担保机构纳入银监系统的监管范围,加强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行业监管,在银行的选择中引入市场竞争,将贷款机构拓展至中小型商业银行和贷款公司。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探索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风险评估和绩效考核评估模式,建立完善的政府补助金制度,逐步建立再担保体系,并建立和完善银行、保险与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共担和风险分散机制。
4. 3. 2 支持商业性担保 对于给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的商业担保机构,由政府从支农资金中为其支付担保费,或提供更多的风险保障和支持。同时,银监系统应加强对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监管。
4. 3. 3 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机制创新 由于各地农民的土地产權在市场上无法进行买卖,造成农村土地产权抵押发展缓慢。对银行来说,以土地使用权、林权、水域滩涂、生产设备及机械设备进行的抵押贷款,一是难于作价,二是一旦违约将难以拍卖变现。因此,应积极探索农地信托受益权质押融资等新型贷款模式,建立农村产权集中流转市场。
4. 4 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与征信系统
4. 4. 1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采用分层赋权逐层汇总方法进行信用评价,加强对定量化、模型化信用评级的技术应用。为提升其标准化程度,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评级应委托市场中介进行;同时要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4. 4. 2 构建农村金融征信系统 可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增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模板,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年审范围。依托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等网点优势,加快工商、 税务、公安及农信社等部门的信用资源联网步伐,拓宽征信信息的采集渠道,促进农村信用中介机构规范发展;制定严格的信息征集标准,提高信用产品质量,推进农村企业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农村征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 4. 3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和引导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行,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开展合作社、家庭农场财务和经营管理培训。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标准化生产经营水平,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注册商标及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另外,加强诚信教育,提升农民自觉守信的意识。政府应建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违约防范和还款奖惩机制,通过担保费和贴息这一杠杆来树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诚信意识,惩戒不守信行为。
参考文献:
蔡四平,张强,罗杨依子. 2010.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种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4):58-62.
Cai S P, Zhang Q, Luo Y Y Z. 2010.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4(4):58-62.
曹平辉. 201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难点[J]. 中国金融,(15):93.
Cao P H. 2011. Credit financing difficulty for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J]. China Finance,(15):93.
杜志雄. 2004. 对农村企业信贷需求与供给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5):46-55.
Du Z X. 2004.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credit demand and supply for rural enterprises[J]. Chinese Rural Economy,(5):46-55.
谷华. 200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解析[J]. 农村经济,(4):128-129.
Gu H. 2008. Analysis on difficult loaning for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J]. Rural Economy,(4):128-129.
郭红东, 陈敏,韩树春. 20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7):25-33.
Guo H D, Chen M, Han S C. 2011. Analysis on availa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ormal credit for specialized far-
mers cooperatives——a survey based on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Zhejiang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7):25-33.
马丁丑, 刘发跃, 杨林娟, 王文略. 2011.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与成长发育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甘肃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7):34-41.
Ma D C, Liu F Y, Yang L J, Wang W L. 2011.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credit financing and growth of specialized far-
mers cooperativ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Based on a survey in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 demonstrations in Gansu province[J]. Chinese Rural Economy,(7):34-41
马彦丽,林坚. 2006.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 经济学家,(2):40-45.
Ma Y L, Lin J. 2006.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easant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J]. Economist, (2):40-45.
孟飞. 2009. 农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监管问题与制度创新[J]. 财经科学,(8):18-24.
Meng F. 2009. Accessibility of financial service: Regulatory issue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 Finance & Economics, (8):18-24.
戎承法,胡乃武,楼栋. 201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9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33(10):32-41.
Rong C F, Hu N W,Lou D. 2011. Farmer cooperative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survey of farmer cooperatives in nine Chinese provinces[J]. Joum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33(10):32-41.
王文献. 2007.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D]. 重庆:西南财经大学.
Wang W X. 2007.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inancing of the new type peasant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D]. Chongqing: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韦克游. 2013.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治理结构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34(5):62-69.
Wei K Y. 2013. Studies on credit financing mechanism in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34(5): 62-69.
韦克游. 2014a.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支持问题研究——基于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J]. 金融论坛,19(11):61-71.
Wei K Y. 2014a. The Supports of Chinese rural finance to farmers production——Empirical evidences based on time series[J]. Finance Forum,19(11):61-71.
韦克游. 2014b.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机制研究[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34-235.
Wei K Y. 2014b. Studies on Credit Financing Mechanism in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M]. Nanning: Guang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34-235.
叶松勤,廖飞梅. 2012. 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中的行为定位及制度创新[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32(5):22-29.
Ye S Q, Liao F M. 2012. Behavior ori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in financing of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32(5):22-29.
余丽燕. 20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Yu L Y. 2012. Research on financing of farmer specialized coo-
peratives[D]. Yangling:Northwest A&F University.
郑丹, 大岛一二. 20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匮乏现状、原因及对策[J]. 农村经济,(4):76-79.
Zheng D, Oshima I. 2011. The current situation,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ck of funds for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J]. Rural Economy,(4):76-79.
鄭有贵. 2008.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路径与政策研究[J].农村经营管理,(4):26-30.
Zheng Y G. 2008. Research on financial support path and policies for specialized farmer cooperatives[J]. Rural Operation Management,(4):26-30.
(责任编辑 邓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