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
【摘 要】新课改对教育发展模式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上课方式发生了变化,意味着班主任也要随之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以更好的适应班级的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中影响力最大的老师,理应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本文就来探讨怎样做好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新背景
高中生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课业最重,学习最枯燥的阶段,因为此时还没有进入到专业学习的阶段,仍有五花八门的学科需要学生学习,再加上这一时期学生受学校束缚大,课余时间少,高考压力日益紧逼,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所以班主任在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方面要着重下功夫。
一、目前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方面出现的普遍问题
1.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是大家在这个班集体能否学习生活的愉快的重要因素,老师作为班级的主心骨和带头人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式中,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不敢轻易接触,也不会对老师吐露心声,对于老师有什么意见也不会坦白说出来,而老师也缺乏询问学生意见的意识,这样导致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一个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教,一个一味的接受不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教学工作的效果极其有限。随着社会条件的提高,思想意识的改变,新时期的学生思想已不像过去那样,自古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木板打手掌也是常见的“招数”,可这样的做法在现在是行不通了,如今的学生比过去更有自我意识,文明的教育也不允许有体罚现象的出现,老师若经常表现出严厉、冷酷的形象,学生是不会“乖乖”听话的,且现在的学生更加主动,大家有什么建议都会向老师说出来,若老师不当回事那学生可不会就此作罢,另一方面老师在学习上有丰富的经验,有些做法是科学的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叛逆心理会驱使学生总是第一时间挑老师的毛病,老师对其进行教育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师生关系紧张。
2.教师没有注重集体意识、集体文化
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大家相聚即是缘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使其中的每一份子都能为班集体做贡献,且集体感会给学生带来归属感,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下学习。在这方面,许多教师没有给予重视,总是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例行学校规定的公事,没有把班集体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学生之间也会因为这种冰冷的气氛而不易亲近,校园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是积极阳光的地方,相对于学习来说,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纵览过去的各个状元,每一个都不是“死学”出来的,把学习当做生活的全部重心是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的,在学校得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还有团结协作的能力,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3.容易忽略个别学生
一个班级里总有学习好的学习差的,有活跃的有安静的,班主任往往会多注意到成绩优秀或者表现活跃的学生,而忽视了不经常出现在自己视野的学生,其实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与疏导,因为不太主动跟人接触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不善言语、不喜跟陌生人接触等各种原因,遇到困难通常不会寻求帮助,消极情绪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纾解,在班集体中很容易被人“遗忘”,长此以往会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班主任身为导师对学生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班级中的“个别”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多多给予关心。
二、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
1.改变传统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我们应当抱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来进行教学,多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且高中的学生还处在青春期,情感容易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而产生拨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演变成悲剧,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疏导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注意的点,时常给予学生关心,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容上,与他们谈些课堂之外的话题,不要好像下了课就各奔东西了,在交流的过程中细细体味学生的思想动向,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增加双方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在面对教师时愿意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导,有困难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这也是作为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双方如果产生了友好的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以饱满热情的态度来听讲,教师也会有浓厚良好的教学情绪,双方在各项工作上也会进行积极的配合,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了。所以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的进行有非常显著地促进作用,也是新一代师生应该具有的品质。
2.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对待各种集体活动
一个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小王国”,实施怎样的管理,宗旨是什么,班级特色是什么,这都是班主任和学生应该共同出谋划策的东西,自己建造起来的“王国”优秀了,身为其中的“子民”也会感到自豪,墙上的标语,墙壁的彩绘,黑板的板报都是彰显班级能力及个性的地方,应当引起重视并交给学生自由发挥,对于班级管理体系的划分及班干部的挑选上也应采用公平公正的方式,让学生心甘情愿的配合班级工作。运动会,体操节,军训等班主任也应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只有上面“放权”了,学生才有动力去“大干一场”,怀着重视的心情去参加集体活动。如果一个班级到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什么事做不好呢?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主动。
3.利用新技术,高效管理班级
现在除了例行的班会之外,还有多种渠道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比如微信、論坛、社区等,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避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也避免了面对面谈话的不便之处,在学业交流之余还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让学生看到教师在生活的一面,拉近双方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加入这个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总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所在,班主任应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学生要付出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希望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和教师可以拥有一段难忘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高艳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学周刊,2014,13:200
[2]谢南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7-18
[3]付艳文.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考试周刊,2014,9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