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
【摘要】 德育是百年树人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 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德育目标不像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那样可以用成绩去衡量,收效时间长而且慢,较难去评价. 那么如何用心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并付诸实施,通过数学教学有效地渗透德育,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立德树人;数学教学;渗透德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另一种是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德育目标. 十八大报告中确定了“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 德育是百年树人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 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德育目标不像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那样可以用成绩去衡量,收效时间长而且慢,较难去评价. 那么如何用心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并付诸实施,通过数学教学有效地渗透德育,使数学课堂不仅能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亦能引导学生实现品性的完善,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几点看法.
一、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情感
《学记》里有一句中国教育的古训:“亲其师,信其道.”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用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们无私的付出,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浇灌学生的成长,去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1. 善用激励法
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 只要老师尽可能多地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激励,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主人翁意识,昂扬奋进. 例如,在一次数学课堂上,讲授立体几何部分,我请一位同学回答:“四棱柱的上底面的边长是一个变量,那么,当这个变量如何变化时,四棱柱就变成了四棱台,这个变量又如何变化,会使四棱台变成四棱锥?”当他回答之后,我会适时地进行激励:“在学习上,我们每天都在积累知识,当有一天,积累的知识到了一个层次,就会像四棱锥—四棱台—四棱柱一样,由量变到质变,使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
2. 会用数学作文
“数学作文”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在数学学习运用探究过程中面临的思考、感受、困惑、问题与收获,反映数学的体验过程与数学观念. 例如,学生的数学作文:“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法,那么像教材选修部分的三元一次方程组x + y - z = 5①,x - y + z = 7②,2x + 3y = 15③.则是先由① + ②消去y和z,求出x = 6,再代入方程,求出y = 1,z = 2.”老师评语:“你能够将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法,迁移到解决三元一次方程组上,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而你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很让老师感动,这样的努力会让你卓尔不凡. ”这种“数学作文”是师生间课后交流的有效手段,学生能将在数学学习中的深刻印象反映给老师,而老师则能从中获得学生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点拨,既融洽了师生感情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二、用鲜活的数学素材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路人,而老师恰好充当了这一角色.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善于发掘这些素材并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那么就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1. 灿烂的数学史能提升学生的爱国、爱世界情怀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结合数学史素材,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全人类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们热爱世界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如给学生介绍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辉,他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他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的人,贾宪三角比法国数学家帕斯卡的发现要早六百多年,杨辉三角比帕斯卡的发现要早四百多年. 这些史实不仅让学生愈加了解数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数学应用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在我们现行的数学题中,除创新及考查能力之外还逐年增加了渗透德育内容的题材. 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解数学德育应用题的同时,还应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引导.
例如: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踩伤了花草,求他们仅仅少走了几步路. (假设2步为1米)此题能引起同学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视. 在讲授此题的同时,老师应及时引用环保数据增强学生们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们用行动来保护环境. 又如:吸烟是国际公认的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 某研究中心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9967人,得到结果如下表:
请做出等高条形图片,估计吸烟对患肺癌有影响?此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 老师的讲授此题时,应该不失时机地对班级里存在的吸烟不良风气进行整治,引导健康的班级舆论和正气的班风.
三、用数学精神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性
1. 小组合作培养人文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和数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种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是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越来越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今天,利用小组活动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建立合作小组、开展小组活动、优化评估方式、进行自我反思的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强调坚持的力量
数学知识抽象性强、逻辑性强、前后连贯性强. 如果学生们的基础打得不好,或是学习中途有放弃情况的话,那么在继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力不从心. 此时,只有坚持的力量,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帮助学生们在平地上筑起万丈的高楼. 这更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细节中强调坚持的力量. 例如:学习指数时可引例,现有的学习水平为“1”,如果每天在这个基础上多努力1%,获得的就是“1 + 1%”. 一年365天,如果每天坚持这么做,也就是“1 + 1%”的365次方,一年下来的收获就会从原来的1增长到37.7834.
3. 塑造探究进取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数学学习中处处充斥着探究和挑战,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同时,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数学对立统一关系比比皆是,这些数学的学科特点容易产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形,因此也历练了学生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四、用数学美学陶冶学生的情操
数学是一门蕴含着美学的真理,有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雅致与统一等等. 数学之美就像艺术之美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接近它,探究它.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热爱数学之美. 同时,也被数学之美深深地吸引着,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从认识数学之美到追寻数学之美,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从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学会做人.
教育一直被人们公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单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站在教育的前端,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数学的知识方法,更要在教书的同时有效地渗透德育,特别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育人更是任重而道远. 我们数学教师在不断强化教学能力的同时必须深化对德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不错过每一个教育的机会,尽可能让德育智育双轨运行,让数学与德育携手并进,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文卫星.超越逻辑的数学教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朱维宗,唐海军,张洪魏.聚焦数学教育[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