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珍
摘 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依靠环保职教平台,加强工学结合,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46-02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必然发展趋势。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可以说,“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环境保护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与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合作企业进行长期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很好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了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共同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体是指高职院校与合作单位(行业或企业)在教学、育人、就业、科研等方面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原则,通过资源共享、共建平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立体合作形式,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促进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与“技能”为中心;以“学”为根本;顶岗工作、合理报酬;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课程计划;双方分段管理,学校全程监控。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启步较早,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当前已经粗具规模。要想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体现实现“四个结合”:校企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学计划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其次要实现“三化”:是指职业技能培养专业化、实践环境企业化、学习模式职业化。企业要全程参与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打入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实习实训环节,学生要提早进入企业员工模式,提早实现学业至企业员工角色转变,实现顶岗实习实训或是工作过程导向实习实训。近些年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备受追捧,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争先学习效仿,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树立了不少成功的典型,但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当前随着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校企双方在资金投入、利益分成、风险分担、师资互派、人员管理、技术创新、产权归属等方面有了更多分歧,进入了工学结合“瓶颈”阶段,不少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作秀,缺少深层次的合作,更难以有实质性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政府的扶持力度有限,缺少宏观方面的引导和政策性的支持,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性的文件和法规;二是企业以盈利为第一要务,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最快化,短期未收到成效便转移投资方向;三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实力不足,在技术支撑、合作开发等方面显得有些疲软。
三、突破工学结合瓶颈的对策
(一)构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享平台是工学结合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工学结合是否能长期走下去,结合层次的深与浅、长与短,取决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意愿,是否能够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是合作的根源。学校追求办学效果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就业渠道的拓宽,进而实现教学成本降低,办学质量提高的目标;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储备企业人才,提升员工素质,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或国家相关政策优惠,税赋减免,进而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学生追求就业能力提升,掌握可靠的技术技能,获得更多奖学金或企业赞助,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三方就像三个互相叠加的圆,叠加的区域才是合作的公共区域与利益共同点,校企双方应该以三方叠加区域为出发点,探索适应三方利益的最有效平台,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构建深度合作的長效机制。
(二)高职业院提升产学研合作实力是实现长远工学结合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浪潮,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提升自身支撑能力。特别是要充分依托行业发展态势,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良,实现专业技能企业化职业化,专业与岗位无缝对接;积极推行“双证书”,开拓就业市场,鼓励自主创新创业;向企业引进高技能专业人才,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用于教学实践,推行顶岗实习。具体做法如下:
1.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主动出击,根据本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态,特别是结合政府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充分调研人才需求现状和要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教育改革,打造适应市场需求和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2.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应最大可能寻求企业的全过程参与教育教学。联合企业一起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联合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如:共同编写教村,引进企业师资,开办“定单班”“厂中校”或“校中厂”,打造合作研发平台,探索一切可能的工学结合有效模式,促进校企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3.构建课程新体系。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合格人才的目标,以行业、企业人才实际需求为依据,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构建新调和体系,积极打造校企尝试融合的专业课程。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培训,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三)企业要把募集人才与承担教育责任视为一体
企业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最快化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在职业教育问题上,企业不仅仅是旁观者,更应该是参与者。企业高层应当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擔当意识,要把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高职人才培训视为一体。也许企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短时期内难以收获利益,但立足长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企业获取优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依靠环境保护职教集团平台,通过工学结合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环境保护职教集团于2009年正式成立,吸收了70余家行业内的知名企业、20多所高职院校、6所本科院校、3所中职学校的广泛参与,构建了资源共享平台。并充分依托环保行业的发展背景与优势,积极对接行业与产业,结合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专业建设与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具体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学院各专业带头人成立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及时根据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调整专业课程,并将环境保护、生态规划、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行业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制定了全新的课程标准,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高度统一,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集团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集团内院校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开展调研,以专业任职岗位的职业活动为依据,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构建由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工程案例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开发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质培训为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35 门,编写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62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影响与评价”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水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基础”2门,院级精品课程28门,立项省级教改课题 50 项,产学合作项目18个。
(三)建立“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以互利共赢和自愿合作为原则,集团牵头院校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湖南清洁生产审核中心”“分析测试中心”3个应用技术中心,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研究项目每年达到150余个;与企业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每年超过1 000人;面向环保行业技能培训项目每年超过100个,社会培训规模达年均5 000人以上。
总之,高职院校在教育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要充分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顺应时代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直面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适应校企双方的合作模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易静.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 宋建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与管理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8,(8).
[3] 刘佳环,陈利.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浅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
[4] 陈德清,刘安华.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9).[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