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2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地位”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就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始终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统揽全局,而没有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有所舍或偏执——无论是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还是设计教学思路,提出评价改革策略等,都是服从于语文课程这个所固有的最基本的特点。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在语文课程的众多性质特点中,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二者的统一特征呢?“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掌握好母语这个“交际工具”。所以可以说,工具性是语文课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缘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而“人文性”则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切实发挥语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性可理解人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所以可以说,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因为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几乎都是思想性强、情感纯正的经典之作,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既有它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课程”强调二者的“统一”,是因为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是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这就是说,不能把语文课程理解为“纯工具性课程”,不能把语文理解为“纯工具”,它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创新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学生是在学习语文的课程中,在交流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发展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底蕴,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形成人文特质的。
【案例片段】我们知道陆游、瞿秋白、毛泽东都写过《卜算子·咏梅》。从工具性角度看,“卜算子”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大家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从人文性的角度看,“梅”在我国传统文学中是一个具有特定人文内涵的物象。他们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梅花”作为自己人格形象的代言人,正是因为他们都秉承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优秀人文传统。但由于时代、处境、遭际、事业、气质、襟怀等各不相同,用用一个工具(词牌“卜算子”)来进行创作的三首词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陆游悲凉凄苦的意绪,瞿秋白慷慨深沉的胸臆,毛泽东豪放自信的气魄——三位作者在词中所营造的意境也就各有特色,各具魄力。如果你给学生讲诉这三首“咏梅”词的思想内涵,当然离不开“卜算子”这个词牌,也必然要凭借某位此人所填写的文字内容。如果只是讲“卜算子”的字数、平仄、押韵等格律知识,而不谈词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离开了讲词的格律知识,也没法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之美、韵律之美。
这说明,就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而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结合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割的。也就是说,没有不承载任何人文内涵的工具,也不存在脱离了工具为载体的人文,这是一种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来说事儿,但是没法把工具和人文分家,不能执其一端而不顾另一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素质方面的较高且全面地要求。“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等对应于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对应于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融合。“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语文,又要学习做人。”
根据我们前面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界定,以及对相互关系的分析,要发挥好阅读教学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必须在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融通、语言和精神同构”,也就是要在“语文中构建精神、在精神建构中发展语言”,因为二者是互相渗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
[案例片段]《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描写狮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一段,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串联,语言很有规律,用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狮子的可爱,读后让学生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了两个板块的语言训练,使言意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第一板块让学生抒情轻音乐的伴奏下,顺着作者的思路继续想象“有的狮子(),好像()”。第二板块在枪炮声的渲染下,让学生改写和补写文本: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有的低着头,好像();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这两个板块的设计,既是语言训练,又不是在纯粹机械地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融合了很多情感因素: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之情,对在“七七”事变中英勇牺牲的勇士的敬佩、怀念之情,还有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这就是“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建构精神,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语言和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同构同生。”
从这个案例片段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当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同时兼顾语言(工具)和精神(人文),让学生理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在享受丰富的时代大餐、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时,学生就能幸福地栖居在和美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能达成“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母语教学质量”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