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对策分析

2016-05-30 06:12:47王晶詹三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引导策略大学生

王晶 詹三瑞

摘要:自我认知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实现中有着强大的动力功能。自我认知的全面、深刻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18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五个方面编写了调查问卷,以期更好地了解高职生自我认知情况,提出引导教育策略,促进学校更高效地开展学生自我认知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认知;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41-03

大学生自我认知(self-recognition)是大学生对主观的我及客观的我的认知和评价,是对自我身心特征的认识,是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的三种心理成分之一。包括自身、样貌等外在特点,也包括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志向等内在特质,还包括自己在周围人际交往中的形象,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等。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自我认知状况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了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状况(比如对现在自我、理想自我和他观自我)对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调查问卷,以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内容和自我评价教育为主要调查目标,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展开了全面调查。

一、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本次研究选取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92份,回收率96%,在剔除无效问卷后,统计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6%。在选取被试时区分性别、年级、系(部)等人口学差异以保证被试代表性。

2.研究工具:采用自编大学生自我认知调查问卷,共五个方面十六个题目。包括自我观察三题、自我认识三题、自我监督三题、自我控制三题、自我教育四题。

3.数据处理:使用EXCEL及SPSS进行数据分析及图表制作。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自我观察现状:数据显示,只有23%人很有自信;35%的同学对于有挑战性、竞争力较大的活动是不排斥的,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其完成;53%的同学对于这些活动没有过多的感觉,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另有一部分部分同学没什么感觉,甚至尽量避免参与这样的活动;12%的同学表示很自卑。

2.大学生自我认知现状:数据显示22%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全面的了解“自我认知”的内容;42%的同学了解一些有关的信息;33%同学知道但没有尝试全面了解;另3%的同学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的一种深层的了解,只有深刻了解到自身存在的特点,才能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在被调查到“你会为了未来生活做出什么改变”时,结果(见表1)如下。说明绝大多数的同学愿意在生活、精神、学习方面有积极改变。同时也发现高职的学生更愿意选择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学习中得到成长。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

研究还发现,被试认为自我认知最重要的方面是对精神层面、道德素质的自我认知,大家也很愿意进行深层次的自我认知;绝少部分人不能舍弃物质的欲望,并抗拒不了物质的诱惑;然而其中一部分人认为社会的自我认知是最重要的,希望在社会群体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

3.大学生自我监督现状:数据显示,在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调查中,同学们的选择偏向于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个人兴趣的实现,分别占到59%和26%,其次是有创业基础和在校内有影响力。而对于大学期间考取证书,88%的同学还是相对比较理性,会有选择性并且选取对未来工作有益的证书,但是也存在人云亦云的现象。

53%的同学的发展动力是追逐理想或自我价值的体现,可见现在很多同学注重精神层面的富足,大家对自我觉察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而在剩下的47%里,仅有1%的同学是因为从众心理去自我发展,说明“90后”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拥有主见和想法。家人的期望和较高的物质生活也是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有部分学生选择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4.大学生自我控制现状:由表4可知,有23%的同学愿意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扩展自己,丰富自己的学识;33%的同学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其中男生占多数;29%的同学愿意勤工俭学,既可以贴补生活费,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在社会中实践,学以致用;但还有11%的同学不能很好的自我控制,沉迷于游戏。半数以上的人表示只要老师不催促,作业总是不急于完成;23%的同学表示不能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花费,经常性地出现透支现象,自我控制有待提高。

5.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由表2可知,目前大学生普遍对自我认知的意义有较好的理解,认为提高自我认知在完善自我、合理定位,使自己更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但大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方法和途径了解不够。同时,52%和35%的人表示愿意通过心理专题讲座和班级主题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自我认识水平。

三、讨论

1.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生和其他高校大学生一样,其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与过渡时期,面临着建立自我认同的核心发展任务。在这一时期其特点是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自我意识开始明显发生冲突,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出现一些矛盾;面临即将步入社会的焦虑、期盼等心理倾向明显增加,理想自我逐步向具体计划发展,自我意识由“高昂”向“现实”转化。

2.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积极面:(1)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发展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整合。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探索和对自身内心的深化思考,自我认知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多数学生在调查中表示拥有信心,部分学生愿意去参加有竞争性的活动,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外表、性格、兴趣等有较清晰的认识。(2)他们能够整合不同的自我,学会反省和理解自我认知的各个方面,有时还能积极的去调整自我认知,适应外部世界,形成有个体特性的自我认知框架。学生们希望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并认为精神及物质上的自我认知远比物质上更重要。(3)自我反思能力增强,自我的形象更加完整、深刻,自我体验丰富,自我实现目标明确。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偏向于通过社会经验的积累和兴趣实现来展现自我价值,而一半以上的同学发展的动力是追求自我实现。(4)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并努力从行动上约束自己。更多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会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勤工俭学、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5)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自我认知教育在完善自我、更好的自我定位、更好的择业等方面对自己有重要意义,并期望通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班级团体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3.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消极面:这一时期学生在自我认知消极方面存在着概念模糊、评价偏高或偏低等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容易发生自我认知失调,进而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普通的本科院校相比,在学习能力上,难免存在着学习主动性差、知识掌握能力薄弱等弱点,而当前社会上存在对追求高学历的不恰当引导,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呈现出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基于自卑心理的过低自我认知。在这种自我认知水平下,学生容易丧失自信心、进取心,从而引发孤独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等,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增强紧张感,从而限制自己智慧和能力的正常发挥。(2)基于自我为是心理的过高自我认知。有些学生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认或在潜意识中不接受这种认知,始终在主观上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这种过高的自我认知使得他们自身总是处于较强的自我约束和情感波动间的矛盾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造成精神过度紧张,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四、学生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对策

在加强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引导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善和优化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指导大学生认清自己的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情绪以及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心理基础和动力,从而增强自我认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自我,就是要全面了解自我,把握自己与群体的关系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对自我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比如可以让他们在与他人比较中认识和评价自我。给他们介绍一些优秀的人物作为榜样,帮他们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等。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理想我与现实我逐渐协调起来,避免产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同时要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学会用发展的眼光估价自己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2.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前景规划:职业前景规划是学生在自我评估、正确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我管理、自我定位的有效机制。大学生择业目标的确定,必须要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要通过自我认知的过程,弄清自己的态度、兴趣以及就业的理想和个人成功的标准思想和行为的动机和理由。同时,还必须了解自己能干什么。通过自我认知的过程,弄清自己的知识、能力、个性和特长等思想和行为的环境因素和自然基础。知识确定自己的专业背景,能力决定自己的职业素质,个性则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前景,特长影响自己的成功大小。学校做好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但它不是一种短期性行为,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中,并把它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个人意志: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促使自己去执行已经做出的决定,并能战胜一切障碍与困难;二是善于在意志行动时,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早起、生活有序、学习一丝不苟、做事脚踏实地等;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纪律,做事要善始善终,不给自己找借口,该做的事勇于承担;最后,还要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从而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要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问题、提高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学校要通过军训教育、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老师教育、老生帮带等方法,创造一种生活氛围,让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在集体中,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个人意志。

4.加强个体自我认知深度,建立自我认知自评体系:自我认知是个人的事情,需要每一位同学自主了解。学生要定期对自己的表现包括生活和学习分别自评。总结自己表现好的方面与欠妥之处,还可让他人对自己提出建议,并汲取其中精华,制定好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期、远目标。尽自己所能去达成,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大胆尝试新鲜事物,树立信心,全面发展自己。经过实践后,再对目标中仍欠妥的地方进行改正,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积累经验。

本文希冀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树立并贯彻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系统地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和能力,激发大学生自我认知教育的动力,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帮助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新,2000,20(1):19-22.

[2]Ryckman,R.M. Theory of Personnality[M].Eighth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2004.

[3]慈航.论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大学时代[J].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11).

[4]《自我认识与成长》课程组.自我认知与成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马前广.大学生自我认知状况调查[J].校园心理.2011,2(9):8-11.

[6]孙晓敏,薛刚.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106-113.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引导策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15:37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20:54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11:05:18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20:08:40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8期)2016-03-07 09: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