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杰
【摘要】 首先,初中学生要重视历史学习。通过平时学习,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扎实有效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才能达到掌握的目的。以历史材料题为例,老师要了解和熟悉材料解析题的发展趋向,在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然后举一反三,强化训练,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 材料题 学生
初中历史材料题出现很多年了,一直是占很大分值比重。它往往是学生比较头疼的方面,掌握它,并能拿到高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在。教了这么多年学,现在终于有机会回眸总结一下,肯定有不足之处。和大家一起交流参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历史的三大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以其材料新、情境新、史味浓而深受人们欢迎。一般都是先给与一段材料,再根据材料设计问题。它所引用的材料都是原始史料,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一般由材料出处(多为文字材料)、题目(多为图片材料)、提示语(多为表格、图表材料)组成。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一、明确材料题的分类
材料解析题按其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综合型。根据命题者给予材料提示的显著程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这类材料解析题,命题者不给考生任何有关材料背景的说明,完全依赖于考生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背景,考生根据已有知识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属于哪部分历史范畴(时间、朝代、范围),这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判断这一步走对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者所给出的有关问题。第二类、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这类材料中,命题者在给出材料前,往往在题首给出关于材料的背景说明,或引用提示明显的材料,考生据此可立即发现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历史范畴。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二、解读材料明确内容
阅读材料正文:第一遍粗读,了解材料大意;第二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粗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题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第一主要从材料介绍和材料出处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因素;第二注意从主体材料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构筑提纲要点,准确完结答案。
三、分析材料
对提取出的各个信息要针对设问的要求,进行精细构思,拟定提纲要点。要依据设问,紧扣材料,高度概括。把要叙述的内容按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抓住材料的观点或事实的实质。要根据各问的分值,看分作答,详略有据。答项语又称求答项,是最终要回答的具体内容,是问题的落腳点,往往位于问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了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通常包括原因、表现、措施、结果、影响、异同、特点、性质、意义等。中心语是题干的中心内容,一般位于答项语的前面,它告诉答题者,试题是针对什么进行提问的,即问题涉及的直接对象,提示语常常出现在中心语的前面,它规定了试题的类型————用何种方式解答,即怎样解答的问题。常常用词语有指出、说明、归纳、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限定语位于答项语、中心语、提示语的前面,对答项语、中心语提示语在时间、空间、条件、程度、角度等方面作了限定,实际上就是对答题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1.内涵式:提示语 “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这类问题的解题必须依据材料。在解题时只要符合题意,照抄、摘抄材料也能得分。但是不能全文、整段摘抄。2.外延式:提示语有 “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这类问题的解答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而与材料本身关系不大。3.内涵外延结合式:提示语“根据(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回答此类问题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四、材料题作答要求:
作答时做到四化:要点化(提炼要点,能力要求较高,须练习),序号化,段落化,规范化(用历史性语言,不用文学性语言)。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注意提示性文字(在材料的开头和在材料末尾);抓住关键句、词、字。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借助标点符号及关键词划分层次。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各种方式的隐含时间信息)。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解答:结合设问,理解材料;分析层次,寻找信息;联系书本,判断分析;提炼观点,转换词语;材料为主,结合书本。
综上所述,材料题的解答在于老师正确的引导,学生认真按步骤分析解决,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储德生.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205-205.
[2] 刘学民.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0(34):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