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霞
摘 要: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进行,坚守课堂阵营,优化课堂教学或许是一剂良方。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在“十二字方针”中重点提出“合作学习”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让课堂内容充分、自由、奔放,以问题为依托,寻找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同一课堂问题设置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意志努力,只有找对题、找好题,才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课堂上焕发生机,让学生灵活有效应对各种变革。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问题;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29-2
一、何事下问
2016年2月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在社会各界的观望、关注中尘埃落定,2018年始,新高一学生将不仅面对考试分数、分值占比、录取方式等完全不一样的高校招生考试模式,更在自主选课、特长培养等方面掌握了大权。变革,是社会进步的先声,更是一场不容小觑的挑战,教师、学生,在“脱胎换骨”的高考模式前都略显“惶恐”。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如何利用伽利略的这根不变的杆杠撬起不停旋转的地球?课堂——紧盯课堂,改良课堂,优化课堂,或许可以安抚我们一线师生的惴惴不安。
其实,从2014年起,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就开始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简称“十二字方针“)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十二字方针不仅弱化了教师的“霸权”地位,更突显出“合作学习”在整个课堂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传统的学生话语权缺乏、思考能力弱化、学习积极性挫败的课堂相比,新课堂在“合作学习”的交流中让学生慢慢走向“生”“存”“长”……
二、问之有理
《指导意见》中提出“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在《指导意见》之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要求学生在有效先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而适当合作、主动交流、大胆质疑、认真倾听……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发展,应该引导儿童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的多。”合作学习,正是让孩子在“撒腿跑”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优良途径。
有效合作一定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展开,只有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主动地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在彼此的分享中,学生会赢得肯定,获得满足,“要我学”自然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认识同伴和自我的意识得以大幅提升,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进而顺应了2018年江苏高考改革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
三、“问”在课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与“教”始终围绕课堂进行,只有立足课堂,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与交流,让学生从情绪、行动到思维积极参与进课堂,只有学生做得多、想得多、辩得多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增长。
那是一节组内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史记》选读本上的一篇《管仲列传》,因文言知识较为简单,学生自行梳理,组内互相答疑,教师点拨总结一顺溜完成,完成对文本文字的理解后,学生开始文本研习,教师在PPT上展示了三个问题,本人仔细观察了一组坐在我旁边的学生的表现,其中学生在两个问题的合作讨论上的表现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问题1.请根据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管仲的生平事迹。花了3分钟左右的时间自行在书本划,很多孩子还边比划边自言自语,慢慢开始有些孩子托着下巴看小组内其他同学,似乎在瞄着他们有没有完成,接着组内所有成员脑袋凑于一点,开始“研讨”某一位同学用纸条写下的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思维,组内6位同学争辩不断,甚至在“困”和“穷”两字上争论,通过查古汉语字典才发现:“困”与“穷”的区别不大,侧重于困窘、不得志,而另一个“贫”则侧重缺衣少钱,其中两位女同学还把这两个字整理在了自己笔记本上……第一题合作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将管仲定位为社会最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问题2.我们如何评价管仲这个“平民高干”?(提示:依据文本,抓住人物的各种表现,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查)3分钟过去了,4分钟、5分钟过去了……组内同学抓耳挠腮,文本上整行整行的划线,与第一题讨论时的“热闹”与兴奋相比,第二题学生表情明显焦灼,课堂很安静,偶一组内传来稍有争议的声音,其余小组立马倚身、伸头、侧耳,似乎想窥听出解答此题的锦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教师在小组内不停的踱步这一信息中明显传递出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探讨中解答此题的不甚满意,压抑的气氛漫延至整个课堂……最后,在学生匆匆的阅读中,在PPT仓促的“喂食”中,师生在慌乱中将课堂推进至下一环节……
在同一个课堂的两个不同问题,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课堂氛围?前者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后者却冷场于合作探究?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热闹喧哗还是阴沉寂寥?虚假繁荣向来不受欢迎,但落寞的课堂也难免让人诟病。在课堂的合作探究中,如果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过于肤浅,进而组织讨论,看似给课堂增加了“人气”,实则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僵化的,学生没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浅尝则止于你一句我一句的书面应答。反之,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宽泛、太深奥,甚至学生本身对问题具体的指向性是什么都不知,学生盯着文本无从下手,思索讨论都无得其果,合作探究必然陷入尴尬寂寥,长此以往,大大打击了学生对课堂问题探讨的意志努力。
课堂《管仲列传》上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评价管仲这个“平民高干”?(提示:依据文本,抓住人物的各种表现,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查)对此题的探究为何陷入僵局?首先,学生对德、能、勤、绩四字的概念是模糊的;其次,对这四字的划分范畴是混淆的;再次,要从文本中找出管仲的表现,并进行区分也是困难的,文本对管仲生平的描述,比如管仲为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既能体现出“能”,也能体现出“绩”。问题宽大,概念模糊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探索障碍重重,各抒己见、相互探讨也就难以再现了。
四、“题”在何方
按照学生心智成长的规律,只有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索,才能获得远比灌输更有效的知识,而这样的问题设计必须有章可循,方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而且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所在,教师问题的设计应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完成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可过于浅显,亦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可无迹可寻,合作学习的课堂依附的问题在具有思考力的同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探究方向;再次依托文本,精选具有可攀爬的问题,适当增加问题的生活性、趣味性、热点性,让问题来主动吸引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如能问得巧、问得活、问得新,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处于最佳状态,对优秀问题的优秀解决完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先贤的话敲醒了一群埋头苦干的师生,在知识瞬息万变的当今,在变革无处不在的当代,在知识至始至终都浓郁的课堂,或许只有借助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求同、存异,在问题探讨上对话、交流,只有师生、生生间对课堂问题充分、自由、奔放的解读,彼此的思想才能不停交接、交换……才能让课堂这一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