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2016-05-30 05:32:05熊南琴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第二课堂初中历史

熊南琴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简要介绍初中历史两种课堂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初中历史两种课堂的关系,得出二者是统一的、互补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实现初中历史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有效衔接

初中历史教学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一课堂在传授历史知识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但是仅有第一课堂是不够的,这就产生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近些年来,第二课堂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被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第二课堂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和第二课堂的衔接不畅通。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題,然后根据结果提出建议来实现一、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一、初中历史两种课堂简介

第一课堂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是多年以来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常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按年龄和知识的掌握水平分为不同的班级,各学科的老师按教学计划和课程表进行教学。初中历史第一课堂是指初中历史老师依据初中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特定的班级进行集中初中历史知识授课的一种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最早是由朱九思、姚启和蔡克勇提出的,起初是为了表示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自此之后,很多教育家都对第二课堂的具体概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第二课堂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纵观各种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初中历史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在不受教材限制的情况下,在闲暇时间开展的和历史教学有关,为了补充和扩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设是为了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是为了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是为了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特点:丰富的内容,第二课堂的开设摆脱了教学大纲的束缚,很多的内容如文物资料、影视记录等都可以拿到第二课堂上来;开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初中历史的第一课堂有固定的课时和时间,教学的地点基本就是教室,第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比较开放,可以到遗址、博物馆等参观,时间上也可以相对加到一到两个小时不等,学习的时间也可以是周末和节假日;学生的独立性更强,第一课堂受到各种纪律的束缚,学生无论喜欢与否,都必须按时听课,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整个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动手来完成,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的学习效果,初中历史的第二课堂的学习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历史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性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的学习也不是背过书上的知识就可以的,它也需要学生通过亲自的查阅文献和资料,分析历史史料的真伪,鉴定事件的性质,第二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亲自实践;具有创造性,第二课堂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和认识空间,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历史两种课堂的关系

教育界对初中历史两种课堂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谈论和二者的主次,还研究了二者的互补,本文主要分析二者的统一和互补。

1.二者是统一的。

首先二者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形式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二者的教学内容是统一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为了补充和延伸第一课堂的知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历史,第二课堂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内容都是围绕统一的知识点展开的,例如,在讲隋朝的兴亡时,第一课堂只是讲解了隋朝开设大运河带来的灾难来证明隋炀帝的残暴,第二课堂可能展示更全面的实例,但这些事例总归还是为了围绕隋朝的残暴展开的。最后,二者都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已经改变了原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第二课堂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学生是主体,例如,在访谈老红军的教学中,历史老师的任务就是安排访谈的时间、路线和安全措施,访谈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方向自由提问和交流。因此,二者的教学主体是一样的。

2.二者是互补的。

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前提铺垫,学生在第一课堂中对事件有了大概的了解,才可以在第二课堂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课堂弥补实践和空间的缺陷,第二课堂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知识点是无法让学生了解的,此时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来弥补这些缺陷。第二课堂更有利于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第一课堂老师更多的关注是全体学生的情况,对于很多学生可能顾忌不到,这就可能打击这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第二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三、实现初中历史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的策略

首先,以第一课堂作为铺垫,这需要结合第一课堂的内容和教学实际,第二课堂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来丰富第一课堂,不能完全脱离第一课堂的主旨。其次,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中实现和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有意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串联,要有意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在《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的第二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辛德勒的名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最后,历史老师要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尤其是在第二课堂上,历史老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工作,要把握第二课堂开展的重难点,有选择的开展第二课堂,还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挥第二课堂最大的效应,老师还要认真准备每次的第二课堂,不能应付了事,尤其是意外事件的应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学生的安全和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每次的第二课堂结束时,要对此次的活动基于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

[2] 张芳.初中英语第二课堂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 陈国培.试述历史第二课堂突出学生的体验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S2).

[4] 邓千流.论高师院校油画教学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贯通[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1.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第二课堂初中历史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1:58:36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求知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9 18:14:52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 03:05:24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