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 要:“电工电技术”课程是工科非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电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动手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创造思维引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极大地启发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造思维;电工电子技术;大学生;能力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非电类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非电类专业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基础及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已成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一环。
安徽理工大学每年全校约2400人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如何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是每位授课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现实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任教的专业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授课实际将创造思维引入到课堂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电工学基本知识和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电工学部分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理论、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等基本电学知识,为学生树立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电子技术部分主要包括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知识点,主要是针对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知识体系涵盖内容多,又受限于学时,所以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上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要求。
二、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许多重要的属性或性质。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思维是指理性认识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庄寿强教授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活动)。也有学者认为,凡是运用非重复性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提出具有独特性、先进性、新颖性等创造性的方法、理论或其他技术方案等的思维活动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分类,学术界暂无定论,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求异思维、直观思维、旁通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等。
三、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综合教学团队的授课方法,引入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启发学生以“创造性思维”思考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
1.传统常规授教做基础。笔者结合本课程的授课实际,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注重所授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启发性,及时结合实际技术发展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完善教学内容,同时制作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课程教学。
2.“创造性思维”教学做穿插。课题教学实时引入创造性思维授课,启发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多角度分析,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在授课中结合生活实际,如安全用电的思考、功率因数的提高、稳压电源的设计、数字电路的设计等。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把课本上较为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生活实例,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结合实例,布置课后专题实践,使得学生将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有效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收敛思维方法,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收敛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或“辐辏思维”,是相对发散思维而言的,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是针对某一确定的目标,考虑实现该目标的多种可能的途径。收敛思维的特点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和信息都指向同一目标。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相关知识和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综合、推理,进而从中找出最佳答案,它更多地依赖于逻辑方法,有许多创造性思考的成份。
以求解外支路电流为例,那么解决的方法有,戴维宁等效、电源等效变换、叠加定理、节点电压法等,明晰了问题所在,解决的途径就有很多种,综合比较就会得出较好的解决方案。
3.热点问题做升华。结合当前电子技术热点问题,如量子通信、“互联网+”、未来手机不断电Wi-Fi可转电能的应用等问题,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并支持学生结合自身的研究实际撰写理论文章、申请专利、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引入,不仅增加了授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习的态度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四、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分析
比较以往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法融洽了师生关系,启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本方法的影响下,有4组同学申请了国家专利,3组同学撰写了研究论文,5组同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了相应的奖项。
创造性思维引入课程教学,实现了师生的多角度、多空间的互动,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较大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圣鑫.提高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职业,2012.
[2]杨刚.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分析[J]电子制作,2013.
[3]李晓凤,郝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改进与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