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万艳 刘芝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088-01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的影响、引导,可使刚入校的孩子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教师如何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应让刚入学学生明白小学学习要求;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教室里有几个学生,有几张桌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如果孩子看到他学的数学知识能用,那他学数学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二、教师影响、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精心安排、完成每一节课
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保证一节课的完整性和连贯有趣性。有时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总想在一节课里解决很多问题。想在上课前的10分钟对上节课进行查漏补缺,对前一天的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讲,评讲完之后再开始新课。经过前面10分钟的查漏补缺,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已出现疲备,学习的兴趣已消磨殆尽,教师这时候才开始新课,学生学习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且因为前面占用太多的时间,教师可能会缩减教学的某些环节,会对一些重点、难点部分探讨的时间也会减少,甚至连巩固练习都会大为缩水。可想而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如何,势必造成下节课也要先查漏补缺,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学生完全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要查漏补缺,就专门放到一节课里去进行,这节课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效果会好得多。而新课应该有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一节数学的新授课应该包含“课题引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提高”等基本环节,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精心设计,认真落实,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课题引入的环节就有多种方法,如创设情景法、故事引入法、设置疑问法、游戏引入法、知识迁移法等,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在每堂课的开始,便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这时要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进行情景式导入。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1)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合作学习。力求师生互动,凡是学生能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真正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数学问题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和表现,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索过程,萌发创新意识,长久保持学数学的兴趣。(2)通过多动手、玩中学。调动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通过数小棒、数豆子来感知数量的多少,通过拨计数器感知数位、满十进一的含义。先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回答10根小棒捆前与捆后各是怎么摆放的,使学生体会到捆之前是10个一,捆之后是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的1放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由此“十”也是一个计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进入孩子的头脑。学生在摆11~19中的每个数时,就很自然地拿出1捆再添上几根。这样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提高学习兴趣,理解了知识,也培养了实践能力。(3)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3.灵活应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
(1)发挥图示、教具作用,重视直观教学
通过教材直观图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比如让学生来排队,从这个活动中区别“几和第几”,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的学习中。练习时开展开火车、找朋友、我做小老师、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夺红旗等多种游戏活动,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4.感受喜悅,强化兴趣
好的成绩能强化学习兴趣,使兴趣产生更大效力,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当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有信心努力学习、增强强大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