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括实际,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它既强调了生活的教育价值,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又充分体现了课程指导思想对儿童的尊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多元互动的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思想品德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022-02
一、重视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为使导入富有情趣,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导入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和真实性,要取材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导入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第三,导入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
二、走进生活,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
在这个问题上,应做好两点:一是教学内容要强化新的教学观。教科书是课堂教与学的工具,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和强化新的教学观,使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用好用活教科书这个教与学的工具。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时,既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思想水平、学习心理和生活实际,靈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从自己的思想实际出发,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观察社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做实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思想道德和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
三、运用情境教育,激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识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性上的提升,更需要在情感心灵的撞击中获得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情境教育是通过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环境的设置、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逼真感,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好玩、好动、好奇、好胜,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一方面,可以利用故事来创境。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创境。电脑课件以它的鲜艳色彩和动画效果,在思品课教学中发挥着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尤其低年级教材大部分是以图为主,而且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学生身边生活的小故事或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可以注意有意识地用好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和故事情节中感悟道理,学习美德。
四、着眼养成教育,发挥课后参与作用
教师应重视课后的延伸教育、实践活动,以扩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可以在课后增加延伸导行。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延伸性,使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二是在家庭中得到锻炼。家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比如在学校、班级举行的做家务比赛活动中,可以请家长做评委,检查学生做家务活的效果。这样,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观点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内化。三是到社会上实践。学生思想品德观点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养成。是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单凭课堂上说教是不能说明问题的,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我们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五、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用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点,新课标已规定,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