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6-05-30 07:45:52陈志伟
职业·中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陈志伟

摘 要:大学生不仅是国家的未来、希望,还肩负着引领国家不断向前、不断发展、逐步壮大、走向富强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学部分,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自身素质、责任心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成了高校教育的重点。人文关怀理念的运用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术界就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其原因、现状、发展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研究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急需大批的人才为各行各业注入新鲜的血液。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要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大学生无论是从自身能力方面还是从自身思想政治理念方面都可以成为适合我国社会现状的全面的人才。思想是人类行为的指挥者,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自身责任感最重要的一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成为新时期高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指导方向。

一、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运用,其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人性、时代、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人文关怀理念在人性方面的重要意义

人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外界存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每个人都需要来自外界的关怀,这是每个人的人性需求,人文关怀理念满足了人在该方面的需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人文关怀理念作为一个切合人性需求的切入点,有效缩短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之所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为培养人才。这和人文关怀理念的内在含义是完全相符的,因此,人文关怀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结合是简单且自然的。

2.人文关怀理念在时代方面的重要意义

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时代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是当今高校难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渠道无时无刻不受到新思想、新理念的猛烈冲击,并且大学生本身就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关怀理念作为一种新理念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得其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人文关怀理念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展现出的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过于抽象、过于注重理论性,使得大学生在无形中对其产生了排斥心理。若是高校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在学生身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工作从原本的灌输理念知识转移到关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上来,其所展现出的内容不仅得到了具体化,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理解。

二、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其实效性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存在实效性与问题性

我国高校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效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比如说有些高校将人文关怀理念做在表面功夫上,过于注重形式,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的人性需求。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其实效性难以长期维持,短期的作用并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存在认同性与欠缺性

在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针对新型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持认可态度。这表明学生感到其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得到了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和不信任。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过于理想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很难实现。

3.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存在广泛性与不足性

自人文关怀理念提出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了,基于所有的高校都针对这一新型教育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成绩。这表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1.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以学生为主体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在开展工作时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工作的核心理论,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主体和根本的存在,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同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意识。

2.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质

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的灵魂导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动态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要定时对教育工作者进行人文关怀理念培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目的。

3.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若想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要保持其教育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自然结合。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现实状况、内心疑惑、生存境遇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内容,摒弃传统的教条的教学方式及抽象的、枯燥的、空洞乏味的教学内容。

四、小结

人文关怀理念主要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自身价值、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等多方面内容。这是为促进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建设,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就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大多数高校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实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不足。教育工作人员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教育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等仍使得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校应积极解决现存问题,培养出更多适合我国现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宋劲松,王滨.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

[3]王利军.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4]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8:44
开展高校共青团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几点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35:04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2:23:59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59:19
论评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7:15:13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途径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5:19:50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42: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3:53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56:44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