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摘 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细胞生成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要懂得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被音乐深深吸引。详细讨论了如何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式;宽松自由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全身的细胞都调动起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转变,由原来的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兴趣是动力的来源,要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时也是所有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尤其是对于并不参与考试的音乐课来说,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就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甚至连应付都不想应付,直接就不愿意听。但是,如果学生被音乐的魅力深深吸引,就会不自觉愿意听教师讲授音乐的知识,愿意唱和跳,愿意和教师一起动起来。
初中音乐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使得学生能够适当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为此,音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跟着教师一起,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动起来。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动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在我国小学教育环境中,普遍都存在著一种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手背后坐好,认真听教师教学内容。有时候教师也会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以示鼓励。但是,西方国家则不然,课堂上学生都是嬉戏一片,相互谈论着、笑着,给人以轻松的快感,就像是在家里或者是在一个很熟悉的地方一样。师生之间没有任何不平等的障碍阻挡着。这也许是我国教育环境下亟须改善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将课堂变成一个快乐、自由的小天地,让学生在此任意翱翔。为此,音乐教师可以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座位重新调整,比如围绕成一个圈、心形、梯形等席地而坐,让学生放轻松,心态摆正,自然而然就跟随着教师一起舞动了。
参考文献:
黎敏琦.论中学音乐课堂优化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8).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