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铿锵
摘 要: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一般高职院校中,往往因为没有切实有效的实习场所导致实习流于形式。本文通过对高校实习工作的研究,提出“校校合作”模式,通过校校合作的模式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对实习基地建设重要性、实际困难,建设思路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校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设置的重要环节,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教育[2006]16号文明确指出,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设施的建设。所以,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一般普通高校依靠自身能力,独立建设实习基地有很大难度,同时也存在管理上的不方便,所以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共同建设,其中校校合作模式是师范类高职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以下将从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实际困难,建设思路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竞争大,承受的就业压力也大,而实习基地的建设能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环节,提高实践能力,通过毕业前的实习,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行业一线的实际工作中,按正式岗位要求进行实战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建立实习基地可以满足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把实践教学落实到实处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同时随着高校扩招,也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难度,以往的实习基地不够用,不能用严重影响到高校实习工作的开展。
3.实训基地建设包含制度建设。一系列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实习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锻炼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等、完善制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走上正式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校外实习工作开展的实际困难
1.教学观念滞后,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知识本位的价值观还是占主导地位,高校教师还是以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而把实习、实践视为补充;而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精神,实习流于走过场。
2.投入不足,校外建设实训基地的需要大量财力,后续的管理也一样,尤其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交通、生活、住宿等方面费用对学校经济压力很大。
3.需要建设学校本身具有良好声誉和号召力,实习生能得到基地学校的认可,对一般高职院校的难度很大。
4.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以我院为例,学院现有师资力量就欠缺,现有师资承担本校课程就已经非常吃力,很难再有剩余力量在校外实习实训中付出精力。
5.毕业生前往实习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运行秩序,和给实习指导教师带来了额外负担,而这部分指导目前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所以影响到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三、校校合作共建基地模式
针对在校外开展实习的重要性和各种现实困难,我们提出校校合作模式,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实现共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一)确定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及要求
1.实习基地建设必须考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分析现阶段实习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合理配置实习实训内容和实习实训设备。
2.实习基地建设必须考虑基地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基地不仅要适合实习学校的要求,尽量做到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避免基地成为某个系或专业的专用场所。
3.先进的实习实训条件除了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有效推动高校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同时还可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重视实习基地建设的工作环境,让实习生在一个接近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可利用包括微格教学、微课教学等各种新型的手段,使实训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同时考虑适合不同专业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
(二)确定互赢的基地建设思路
1.制定完善的实习基地管理机制,制订包括建设机制、考核机制等各种管理文件。明确分工,细化岗位职责能确保基地运行正常。有效的实习评估体系可以为基地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2.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习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身份,努力学习,把平时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3.按照互惠互利原则,探索一条可执行的思路,比如可以给实习基地单位一些便利条件,包括科研经费、师资的培训等,通过这些激发基地单位的兴趣和重视,同时对基地单位指导教师提供培训、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持。
4.通过肯定基地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基地知名度等方面,号召基地单位将接受大学生实践视作应尽的社会义务。
5.加强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包括对师资水平的额提高与教材建设。可以引入真正具有行业一线经验的能工巧匠。要突破传统,改革实训环节内容的和实训教材建设以符合新时期新标准。
6.实习基地也是培养高校年轻教师的平台。通过有计划的安排年轻老师带队,让高校年轻教师熟悉一线工作环境,配合实习基地教师指导实习生,除了可以有机会与实习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相交流,还可以参与实习生管理,知悉实习期间的学生各种情况,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
7.制定安全法规。在现有的《大学生实习手册》上完善安全作业方面,消除基地单位的顾虑,同时也保障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国华,浅谈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J].山西建筑.2010(29).
[2]展翼飞,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J].职业技术,2011(2).
[3]迟忠君,高职院校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