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高效性

2016-05-30 17:17:21陈积和
关键词:高效性

陈积和

摘    要:物理是由概念与规律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而概念又是这种思维的语言。因此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物理最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物理概念建立的条件、背景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割裂物理概念与生产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概念只会老师讲、学生听。理解没理解都努力记下来。并没有考虑自身理解了多少。在概念教学中如果能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实现概念教学的效率最高化。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高效性;物理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和概念产生的基础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想物理”,“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物理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二、创设学生熟悉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目前物理概念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其一是有的学生认为基本概念单调乏味,不去重视它,不求甚解,导致概念认识和理解模糊;其二是有的学生对基本概念虽然重视但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真正透彻理解,只有机械的、零碎的认识。这样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学生才能把握住物理知识的核心和系统,才能有合理、有效、正确地进行运算、论证。如果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物理情景,力求“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会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能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联系。

三、运用实验演示或多媒体课件模拟,为概念形成提供感性认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以事实来说话的学科。在教学演示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给学生展示更为直观和具体的物理现象和结论,使学生能在活生生的实验中看到物理现象,了解原理。实验所展现出来的物理现象比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如果实验创设新颖,效果明显,在学生头脑中能产生更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多媒体课件能利用图像、动画、影像资料等综合作用于课堂,能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化、生动化,能创设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形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另外,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一些难以用实验演示的物理现象,以一种直观而又科学的方式展现某些物理现象,让学生理解这些物理现象中隐含的本质。

四、针对概念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同化和形成这两个环节。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完成概念形成的两个步骤。依据物理概念的形成,笔者设计概如下模式念教学:问题情景(抽象)——新概念分析——应用——反馈,其具体实施步骤是:(1)构建问题情景,创设心理环境。针对新概念构建相应的问题情景,隐含新概念所描述事物的本质,观察、认识到提出新概念的必需和合理,以形成合理心情,积极、大胆地进行思维。(2)考察本质属性,抽象形成概念。分析问题情景,概括出它所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由此逐步抽象而提出新概念。(3)设计多向分析,深化概念理解。对新概念可从揭示内涵、外延、定义方式、合理性(和谐性)、正反例证等方面分析。(4)及时测试反馈(应用),评价思维训练。

总之,教师应该从让学生更加牢固和透彻的掌握物理知识概念为基础出发,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关系,在思想上重视它,这样使我们在教学时会目的明确,方法对头,既不会造成为概念而教学,也不会在物理教学时顾此失彼。在老师的教学工作综合应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密切新概念与生活实例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探索,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高效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性、经济性评价
煤气与热力(2021年4期)2021-06-09 06:17:00
对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探究思考
新生代(2019年3期)2019-11-14 09:13:35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研究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及改进策略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之有趣性及高效性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20:24:25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56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50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00
金属储罐的安装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