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照泽
摘 要: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校而言,新的网络时代的到来既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抓住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已经成为各大高校辅导员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薄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多依赖于其思政教育队伍,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而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队伍都是由院系辅导员组建起来的,这些辅导员不仅要完成行政管理工作,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任务较为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创新。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都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道德理想、民族团结、国防、法制等内容。但是,这些内容不能够完全满足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各种要求,虚拟空间的出现使学生频频产生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上述思政教育内容,是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并且,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并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依旧采用的是“填鸭式”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最终导致了思政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各种脱节。
(三)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力度不够。进入大学生活的环境不适应性、生活习惯的不适应性、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习惯了初高中老师悉心关注和同学的团结进步的交往模式,恐惧大学生群体生活,缺乏自主沟通方式;因为家庭困难,接受贫困捐助而导致的自卑、信心不足;缺乏正确的恋爱情感观,易受情感的影响以及即将进入社会的就业恐惧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自信心、环境适应能力、困难承受能力。但是,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并没有重视这些问题,很多高校仅仅只是通过入校时的一次心理健康测试对学生作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动态、特点,坚持以人文本。一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这一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核心内容,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样,都突出和肯定了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要树立这一核心理念,必须要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思政以人为本机制,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当中,把学生最实际的需求及其价值的实现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要践行回归生活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由此可见,教育始终都会要回归生活的,其主要是为生活的回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以人为本,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摈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其的禁锢,实现教师主体地位到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能够体验和感受生活,使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二)思想教育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班团活动、课堂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都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活动载体。网络时代的到来,需要在这些活动载体的基础上融入新的东西。作为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互联网技能,要能够利用校园BBS、QQ群、微信群、讨论组、党课专题网、微博网站等互联网为平台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政教育。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宣传下,让大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的不良表现、内容,以及如何较好地控制自身情绪,管理心理状态,做自己心理健康的主人。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性,更加主动、积极、乐观地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促使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抗压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学会和朋友、辅导员进行沟通,寻求帮助,找到情绪的发泄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悲伤抑郁,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或者危害他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充分发挥自主性来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结合学校的力量,不断地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化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代化方式即利用网络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网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建设,大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登录测试,再结合相关的建议和方法自行调整心理状态,既能很好地保护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又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其心理问题,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还有心理热线、情感QQ,时间自由灵活,学生们和心理辅导老师可以迅速地进行交流,交流方式更具有生机活力,更符合大学生需要沟通的性格特点。
(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做好榜样。思政教育工作本身就是做人的工作,如果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都不够的话,其所做的工作是很难对学生奏效的。所以,一定要注重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要将培训的重点放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思政教育理论的熟悉以及思政教育工作技巧的掌握之上。另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开设不同的思政教育课程也是一种极为不错的方式。
三、结束语
可见,思政辅导员队伍薄弱、思政教育内容更缺乏创新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等都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需要高校辅导员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动态、特点,坚持以人文本,通过加强社会实践、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等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徐海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现代交际,2014(11):195-196.
[2]甘莹.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3(19):209.
[3]冉富匀.浅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84-86.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