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 陈海 郑义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可将英语应用能力与计算机技能有机地整合,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通过采用微课视频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些顽疾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77-02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从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并通过网络和各种移动终端去分享信息,而教育信息的共享也随之蓬勃生长。从2012年开始,一股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慕课教学模式逐渐席卷全球。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开放式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模式,人们通过点击慕课平台所提供的海量视频课程来进行在线自主学习。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慕课易于使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近乎免费、覆盖人群广、自主学习等特点让很多教育工作者为之称道,但是也有很多制约因素使得很多高校望而却步。首先制作成本不低,一个系列的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是系列课程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不断改进;另外,教学时间太长,在一系列的课程中,差不多每一集课最少也有几十分钟,学生的专注度不太可能在几十分钟之内一直都非常集中,再加上是网络视频的教学,并没有其他人来监督,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慕课还是受到很多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不同程度的热烈响应,从2012年开始,国内教育界逐渐认识到慕课的巨大潜力,并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慕课中的几个重要部分,如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引入国内。微课指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1]。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容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2]。
二、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修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传授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众多高校开设双语课教学的必选课程。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学科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传统的教材由于存在撰写、出版、发行等环节,总是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导致授课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来说,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教师使用英语教学,学生被动接收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较多的学生很难跟上课程进度,不能完全听懂所教授的课程。同时在课堂课后,也是采用和教师、同学进行沟通,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情况造成双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造成不少学生对原有课程的掌握程度大大降低。
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及内容安排等问题,使得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消失,把黑板换成白板,把多媒体作为新“填鸭式”教学还在大范围流行,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消弱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3]。
4.缺少师生深层次互动。目前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完全依赖教师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由于在课堂中,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仅满足于听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而无法做到自由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深层次讨论。
三、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理念的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解决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尝试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对传统教学的补充,解决原有教学中的顽疾,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进行知识点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外慕课课程内容对原有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除了按照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互联网、数字媒体、办公软件应用的先后次序,依次介绍相关内容,还增加了新的内容《计算机产业:历史、职业和伦理》,将计算机伦理学和计算机历史、计算机产业发展、计算机职业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计算机产业的相关内容。此外,增加了关于计算机学科前沿技术的介绍,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内容。与原有课程相比,双语课程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学生既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同时对学科的前沿发展也有所了解。
2.双语教学的比例。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采用混合编班形式,班级里文科类、理工类和艺术类学生皆有,在开始阶段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和适应能力,一方面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会感觉吃力,易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学生对专业术语及教师的表达方式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课程的初期阶段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内容,采用过渡式教学(英文教材+英文PPT+少量英文授课),对难点词汇、句子及时翻译、讲解,对关键词不断重复和强调。对于较简单的内容或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如计算机发展简史、网络发展过程等则用沉浸式教学(指英文教材+英文PPT(含专业词汇的中文解释)+50%以上英文授课)。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在用英语讲解之后,再用汉语解释一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在学生适应后,则主要采用沉浸式教学,给出个别专业语汇或难理解部分的中文解释。
3.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梳理全课程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点的基础上,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或从国外慕课上剪辑相关视频或自行制作很多小的视频片段,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在课外时间,随时利用碎片时间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回顾,将课堂教育推广延伸到课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与学并重,对于相关知识点,先播放精选的微课视频,每段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通过讨论、提问、反馈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关注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原汁原味的英语课程,引导他们进入到每一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学习上,又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新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大学计算机基础》双语教学可将英语应用能力与计算机技能有机地整合,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顽疾,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有力支撑,慕课微视频、翻转课堂等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其教育价值和应用前景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汪琼.MOOCS改变传统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26-28.
[3]莫甲风.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地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