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建设与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6-05-30 14:10范德辉高杉徐晓姗
科教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社团创新能力

范德辉 高杉 徐晓姗

摘 要 高职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线的主力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此要分析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要素内容,完善培养体系,突出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科技型社团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与平台。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社团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84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r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ear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 For this purpose, we should analyze the content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highlight the main status of students, and cultivate high skills, innovative tal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arrier and plat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innovative ability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深化应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逐渐由中职层次毕业生转变为高职层次毕业生。截至2014年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在校生1006.6万人,为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培养了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职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型社团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有效的促进了社团学生间专业、人文的交流与互动,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必然要求

“创新” 这一概念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涉及知识和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是主体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前人或他人的基础上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其他活动领域中基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而提出新的认识,拓展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做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其中关于技术应用的创新,则是对当代高职大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目标之一。 第一,要有扎实而适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能够扎实做到活学活用,在知识应用方面敢于用新、敢于出新。第二,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是基于对现有知识和存在问题的升华,发现问题是创新意识,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不断的学习是创新的基础与保障。第三,要有较强的社会与技术的综合素养,结合社会需求实践,实现技术应用的自由创新。当前国内的一些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往往把关注点放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上,而对高职生的创新教育关注和研究较少,或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不高,把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上。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这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 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素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因其学制较短(一般学生在校时间为2-2.5学年),学生专业基础相对比较偏弱,主动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且学习的内容主要偏向技术技能型操作知识。在高职院校也存在“重技能培养,轻创新能力建设”的观念,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上,培养路径和载体也不是很清晰。分析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要素,是做好培养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前提条件和要求。

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层次和社会需求,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应用创新,主要围绕应用。应具有以下要素:第一,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自身具备的知识储备是工作的必需,而学习能力则是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墨子.修身》讲到:士虽有学,行为本焉。学习知识的根本是为了使用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为创新打下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第三、应用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不仅仅在基础理论和高精端领域,在百姓身边和企业生产现场的技术革新应用也是创新的范畴,培养和树立在工作中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是非常必要的。第四,人文素养和人格品质。创新的开始与实现往往不仅仅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有时也与创新主体自身具备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而且大多数创新的实现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团隊共同实现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团队与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

以上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仅仅在课堂和专业学习中,是不能完全具备的,而科技型社团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第二课堂是非常重要,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2 高职院校科技型社团特点

2.1 社团与科技型社团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大多数高校都把社团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要求学生在学业期间必须加入一个或者多个社团,社团生活也成为很多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为专业交流、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实施的载体,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科技型社团有其自身定位的特殊性,一般由高校某一职能部门或者学术机构直接指导管理。社团章程有较为明确的科技活动目标和要求,社团活动和生活,有较为浓厚的科技氛围,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学习、科技知识普及、学生创造发明制作、对外科技交流、参与有关科研项目等内容,积聚了一批来自不同专业,但有共同科技爱好的同学在一起。

2.2 高职院校科技型社团特点

科技型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主阵地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联星空”社团,作为一个定位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创新的科技型社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学校、市、省、国家级优秀科技社团,大多数社团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科技型社团具有鲜明的几个特点:一是,自主性。社团成员专业学习自主性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二是,专业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社团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业达到专业知识与社团活动相互交融。三是,协作性。社团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专业的知识;同时,社团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四是,专业交叉性。专业交叉性激发创新,学生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年级、专业其所拥有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偏向的能力结构存在交叉性和互补性,能够产生“交叉综合出创新”的效应。

3 高职院校科技型社团建设的举措

(1)科技社团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科学的体系是社团长远有效发展的保障。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的社团自我管理、活动组织、载体搭建等制度,指导教师责任与考核、社团活动紧密围绕技术领域定位、社团发展场所与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内容。

(2)科技社团指导教师的介入机制。社团指导教师的适当介入,是社团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科技型社团的活动内容大多具有较为明确的领域与目标,指导教师从专业技术和活动组织实施的介入对社团进入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科技社团的社团文化建设、成员选拔及定向培养方法、社团技术及文化的传承方式。科技类社团的目标是从相关专业学生选拔对技术、实践具有较高感悟同时初步具备基本的工程师素养的学生,其重点考察的基础素养,以此做为科技社团的培养池,结合其本身的专业兴趣点,抓住学生最基本的兴趣作为技术研究的源动力,以不同的专业方向以項目和任务为导向,为培养池中的学生做定向的培养,以“赛马而不相马”的社团文化,在选拔中培养,培养中选拔,形成独特的社团文化,凝聚团队,成为学生真正的科技创新活动主阵地,实现持续发展。

(4)科技项目驱动与引领。围绕社团定位,自主与设立科技项目,围绕应用的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应用创新能力。逐步用基础训练、简单项目、综合项目及教师课题、企业横向课题等方面逐步锻炼学生从基本的技术实现到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功能的实现、技术能力的表达、知识产权技术要点的提炼、团队协作能力,用企业工程师的要求,研究机构助理研究员的要求对社团成员进行综合培养,形成以一少部分出色准工程师带动一大批学生学技术,上届带下届、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从而以科技社团为支点以点带面的形式带动平时的教学活动,改善职业类院校学技术、用技术,以做技术为荣的整体学风,并提供了科技类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使学生达到学研相长,提高了学生学技术的内生动力,从本质和内涵上加强学院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其自身特有的内涵,在高职院校建设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科技型社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完善创新能力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技术应用创新是一条切实有效的载体。

基金项目:2015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5SC283)

参考文献

[1] 朱帆,刘滢.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6).

[2] 姚文轩,滕召胜.运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2).

[3] 何兴兵,林永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新项目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J].高教论坛,2012(4).

[4] 王运东,刘桂宇.社会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9).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社团创新能力
缤纷社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K-BOT拼插社团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