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平
摘要: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基础学科,因此部分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笔者曾调查了解过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竟占一半!由此看来,怎样在严谨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形象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都喜欢学习数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学习 形象化情景 提高兴趣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89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基础学科,因为严谨,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十分无趣,因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为证实这一点,笔者曾在所在学校作过一次调查,了解了全校1800多名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了将近一半!这一惊人的数据给我们以警示,让我们不得不探索一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认为,数学固然严谨,甚至枯燥无味,但教师只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灵活巧用形象化、生活化的语言和情景,变严谨为活泼,变枯燥为有趣,就一定能彻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授课内容,灵活巧用形象化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与大家交流一二。
在教授“有理数”这一课,认识正数与负数时,我曾反复向学生强调,利用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中“+”号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如+5+3=+8,可直接简写为5+3=8,但“-”号是不可以省略的,如-5+3=-2就不能写为5+3=-2,这是严重的错误。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多学生记住了这一点,但在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因为丢掉“-”号而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笔者在教授这一内容时,是这样处理的,说“+”号就如同爸爸的小背心,在夏天天热吃饭时是可以脱掉的,而“-”号则是妈妈的小背心,大家想一想,不论天是怎样的热,温度是怎样的高,妈妈在吃饭时有脱过小背心吗?学生们略一思考,都露出了会意的微笑,在今后的运算过程中,学生很少再出现类似的错误。父母是学生最亲最近的人,举这样一个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情景,学生在会意的微笑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又如,在教授“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课时,如果完全照搬课本上的运算法则进行教学,先是让学生背诵法则,然后逐一直接套用法则进行计算,虽然课堂上大多学生掌握不错,但课外学生掌握很不好,计算中错误很多。而笔者在教学中,则没有生硬照搬课本上的法则,而是先和学生做了一个约定:用正数表示男生,负数表示女生,如5表示5个男生,-8就表示8个女生,然后再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如5+8就表示5个男生和8个男生在一起,一共有13个男生,即5+8=13;(-5)+(-8)就表示5个女生和8个女生在一起,一共有13个女生,即(-5)+(-8)=-13。那5+(-8)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它表示5个男生和8个女生在一起,若1个男生牵手1个女生,那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是多出了3个女生,即5+(-8)=-3……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所有學生都很快学会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以至于在几年后,当好多学生考上大学,返回母校聚会时,对这堂课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再如,在教授“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对于移项,教材中简单地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移项,就是把方程中的项,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过程。而对于移项为什么要变号,部分学生一知半解,不甚明白。笔者在教授这一内容时,仅仅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让学生明白了移项要变号:李华是一个中国人,他到英国去旅游,他就变成了一个外国人;约翰是一个英国人,他在中国旅游,他就是外国人,地理位置的改变,导致身份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在解方程3x-6=9时,-6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就要变为+6才行,移项要变号。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为此,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还有许多,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用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教会学生做人,教会他们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以及悦纳自己、悦纳他人、与人为善的处事方法。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先做人后做事,教育他们尊重父母、享受亲情、享受和教师同学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学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顾全大局。不仅要从书本上学知识,更要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不要攀比,要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上述笔者提到的几个生活情景,寓教于乐,正是因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以上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用形象化的生活情景构建数学课堂,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和情景,学生就会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