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儒
【摘 要】小学是每个学生正式开始接受知识文化的起点,从微观上来讲小学学习效果对于每个学生有着长远的影响;从宏观上来讲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明扼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模式进行思考剖析,以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模式
一、课堂教学前的准备
1.1 结合教材确定每课教学目标
一切课堂教学方式都是围绕最终的教学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预设行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制定每课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学生接受能力、课程难易程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每个学生最早接触的科学学科,每位数学老师不仅仅要每个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更应使每个学生心中树立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产生长期的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课程开始前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1.2 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强有力的纽带,要想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每个教师要要求自己吃透教材,在结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针对性教学。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发,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小学数学作为启蒙的科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逐渐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其理解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应用,而这些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数学能力的提升,这样使学生通过更具体的感受,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和理解速度。
1.3 增加互动环节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更加全面,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课程要求,在新课程要求下,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思考、广泛交流、共同进步。数学是最严谨的科学种类之一,数学理论是在长期对日常数学应用行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此通过讲解生活中客观事例等方式的教学互动,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解释数学理论,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课程。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2.1 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关于数学应用现象在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知识点的应用来进行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有效的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容易理解的数学规律通过具体现象来讲述给学生,随后经过实验观察、理论学习等环节来掌握该知识点,这样可以时时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有效其提高接受能力、理解能力。
2.2 差异化、激励化教学
因不同家庭文化程度、幼儿园及小学前期接受知识环境的不同,在接受不同水平教育之后,即使是小学阶段的每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尽相同,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差异化、激励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而且也不能放弃对数学基础薄弱学生,应该主动的增加对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帮扶力度,可以适时适当的通过利用掌声、鼓励或者发放小礼品的方式增加信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缩小其与整体水平的差距;对学习能力强、接受快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通过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使得学生整体能够较为均衡的学习成长。
2.3 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學生接受预先设定的知识,任何教学活动与手段的展开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且易被外界环境干扰,而且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如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应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集中,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可以用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事例与学生分享,还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进行一定程度的肢体语言交流,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上台参与教学、分组讨论问题等形式进行,使其参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习效率更高,在培养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
2.4 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对教育产业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经济投入也不短增加,傳统的黑板、收录机已经被投影仪、多媒体所取代,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基础,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教学视频、模拟生活情景等方式展开课堂互动,既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生动形象的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视觉直观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更好、更快、更准确的接受新知识。
三、教学后的反思
3.1 教学反思的内容
首先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自我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或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措施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等方面;如果课堂教学结束后没有达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目的或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分析课堂客观情况,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整改。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2 教学后进行反思的作用
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施之后及时进行反思,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能力水平与教学方法的问题,在不断分析、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把握程度并对自己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最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并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
四、总结
本文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课题,并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以及教学后的反思三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以求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艳-《吉林教育》-2010-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胡雨金;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书文摘;2014年22期
[3]王小明-《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