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现象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2016-05-30 09:40周西西
科教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升初教育公平

周西西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择校问题难以抑制,择校热背后折射出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也成为了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和难点话题。本文从“小升初”择校问题和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分析择校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其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最后提出缓解择校热、推进教育公平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小升初 择校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71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某某中学招生家长连夜排队”“北京出现天价学区房”、“奥数毁掉小学生的假期”等等报道皆来源于同一个问题,即“小升初”择校问题。

1 “小升初”择校的内涵

所谓择校是指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及其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及其子女的高质量学校以便能够占有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发展潜能与机会的自觉行为。①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小升初的入学原则为“免试、划片、就近”,由电脑统一派位,不存在择校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长们对就近入学的派位方式并不买账,为追求名校想尽各种办法。因此又出现了例如推优生、特长生、点招生、共建生和占坑班等多种择校方式。而义务教育是用国家财政举办的保障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是非选拔性、非淘汰性、非竞争性、必须一视同仁的教育。②这几种入学方式,很明显地违背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

然而如今择校俨然已成社会风气,其特点,一是面特别广,已经从大中城市蔓延到了县城和农村地区。二是越来越低龄化,择校竞争层层下移,从高中下移到初中,进而下移到重点小学乃至重点幼儿园。三是小学阶段炽热的“奥数热”、“考证热”。四是择校收费的面越来越大,择校费用和教育支出越来越高。③愈演愈烈的“择校热”严重违反了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实行免费和就近入学的宗旨,不仅加剧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拉大了学校差距,同时为“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腐败交易提供了土壤。

2 “小升初”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尽管201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4488.22亿元,占GDP的比例已经实现了4%的目标,但相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远远不够,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这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投入到高等教育的比例缺明显偏高。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的发展只能依靠自己,收取择校费、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新出路。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择校热的根本原因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这种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我国的地区和城乡的差异,更体现在校际差异上。长期以来,政府过分关注优质学校,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倾向一些重点城市重点学校,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因此,家长不愿把子女送到条件差、师资差的薄弱学校。

(3)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在社会竞争中作用越发突出,人们对教育的诉求和期盼更加强烈。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无疑是子女成才的唯一出路,为子女选择重点学校,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父母最关切的教育问题。为此,缴纳高昂择校费、购买天价学区房、送礼、走后门、陪读等现象层出不穷。

(4)政府监督和问责制度的匮乏。教育主管部门深知“小升初”择校乱象的实情。因此制定了各种治理政策,但效果甚微。教育部在下发“教八条”的通知中明确写道:“从近期开展监督检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治理目标不明确,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对择校乱收费问题反映依然强烈。”为何长期治理,通知下发多次,群众反映依然强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监督和问责。④

2 “小升初”择校热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它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关于择校问题,有的学者持支持态度,认为人人有教育选择权,择校满足了受教育者和家长对教育需求的选择。同时,择校热带来的学校之间的竞争会大大激励学校的发展,使得学校更具竞争力和特色。然而,反对者却认为如今的择校热演变成了“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致使教育公平产生异化,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拉大了社会阶层差距,应当从根本上杜绝小升初的择校问题。

笔者赞同反对者的意见,首先,择校使得受教育者在教育起点上就产生了差异,择校方式的异化使得优质教育变成了“高价教育”和“特殊教育”,因而是一种面向少数人的教育,同时意味着普通家庭的子女将无缘接受好的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市场两极分化的市场格局,使学生“起点的平等”不复存在。⑤其次,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均等,使得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享受到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不同,违背了教育过程的公平。再次,部分学生选择了优质学校,接受了优质教育,所产生的教育结果往往要优于普通中学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公平的条件下,教育结果也难以保证绝对的公平,更不用说在混乱的择校背景下了,教育结果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3 缓解“小升初”择校热的建议

“小升初”择校热折射出了教育领域的不公平,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公众纷纷呼吁改革“小升初”政策。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北京“小升初”择校治理路在何方》研究报告,提出了六管齐下治理“小升初”问题的方案,即规定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改革办学体制促进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发展,社会监督,建立教育问责制度。上海市教育也提出从2012年春季开学开始,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把各类学科竞赛或等级证书作为招生依据。可见,在治理小升初的择校问题方面,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努力。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建议。

(1)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导致择校热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说过:“各地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向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达地区和优秀学校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择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择名校、拼名次,因此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教育投入,所取得的效果已经不太明显,反而会继续拉大校际差距。而许多贫困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连基本的教学器材配置都不健全,学生连最基本的教育条件都无法享受,更不用提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加大对这些地区和学校的经费投入,改善他们的教学环境,从整体水平上提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所获得的收益将更大。

(2)完善学校招生政策,规范择校政策法规。择校乱象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地区政策信息不公开,学校招生政策不透明,因此家长们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久而久之,造成择校乱象。因此,政府应逐步完善学校划片招生制度和免费、免试择校制度。各地区在严格遵循上级教委的指导性政策下,制定合理的具体政策,并及时公开。各地学校在小升初的招生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义务教育法的入学原则和各地区教委制定的招生政策,学校内部应成立专门的教育咨询机构,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性的信息服务,确保招生的透明度。同时要制定并规范一系列的择校收费制度,由于现行体制下,择校现象难以避免,为了保证公平性,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建立约束监管机制、保证择校费的透明化显得尤为重要。

(3)鼓励教师合理流动,缩小师资力量的差距。择校就是选择优秀学校,优秀教师是优秀学校的关键所在,优秀教师的稀缺和配置不均正是择校乱象的一重要原因。针对校际间师资配置的差异性和择校问题带来的种种负面作用,各地纷纷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的流动,其中包括编制优惠政策、定向培养政策、教师工作轮换政策、定期支教政策、对口支持政策、跨校兼职政策。⑥例如2006年沈阳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教师的校际换岗,力争通过3~6年的优质师资大流动,可以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使薄弱学校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从而削弱择校热现象。⑦可见,教师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既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校间的差距。

(4)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所一模一样的学校,学校之间的差距是永恒存在的,这也是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改造薄弱学校,才能适当缩小校际差异。加强薄弱学校建设需要多方面开展工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与重点学校建立交流合作,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杨东平教授认为新富人群的教育需求不应该是在公立教育系统中用金钱购买“优质教育资源”,而应当自己花钱在教育市场上去购买,主要通过民办教育来实现。因此政府应该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促进办学形式多样化,通过打造品牌学校和特色学校来满足人们的择校需求。

总之,一系列的措施只能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象的部分问题,择校背后深藏的教育不公正是社会不公在教育领域的折射,需要我们做的努力还有更多。

注释

① 童巧珍,朱道忠.邹议“择校热”与教育公平[J].学术论坛,2010(5).

② 杨东平.我为什么批判人大附中[EB/OL].(2012-11-5)[2014-3-27].http: //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2dza1.html.

③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5.

④ 李新玲.大城市“小升初”竞争与“奥数热”的治理[R].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3.

⑤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6.

⑥ 王静,李雪平,李顺超.从“择校热”透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必要性[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

⑦ 从珊珊.从中小学教师校际换岗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小升初教育公平
小升初转型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小升初数学习题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小升初真题及方法解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