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方式、观念,消费群体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进而提升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宁夏;农民;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6-0093-03
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是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1]。当前,文化消费的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 市场提供的商业性文化消费和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文化消费。为了了解宁夏农村文化消费的状况,我们《现阶段我国西北地区文化消费调查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以宁夏农村为调研点对宁夏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进行了调研。截至2013年,宁夏共辖有101 个镇、92个乡,有2 265个村委会。本课题组选取了宁夏石嘴山市庙台乡东永固村,青铜峡市袁滩村,盐池县花马池镇佟记圈村、李记沟村,彭阳县的周沟村,红寺堡杨柳村这六个村,于2014年3月至5月就有关文化消费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这六个村从地域、收入等都有所差距,以求此次调研能够较为全面均衡地反映宁夏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状况。就目前农村文化消费的形式来看,主要包括公益性文化消费和市场化文化消费。本次调查内容除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收入等5个基本问题外,主要涉及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消费意识、对促进农村文化消费的认知、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认知与选择四方面内容15 个问题。
一、样本描述
为了对所选中的六个村庄进行更加准确地统计与研究,我们将这六个村庄划分为三大类别,划分标准主要以人均收入进行区分。将人均收入在9 000元~11 000元的两个村庄东永固村、袁滩村界定为较富裕村,将人均纯收入在5 600~6 000元的两个村庄,佟记圈村、周沟村界定为中等收入村,将人均纯收入在3 000~4 300元的两个村庄,李记沟村、杨柳村界定为贫困村(此分类只是为了此次调研分析更具类别性,全面性,能够代表宁夏各类农村居民,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一)较富裕村:东永固村与袁滩村。
庙台乡东永固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73户1 377人,外出务工560人,耕地面积5 500亩,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 986元。全村共有党员59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个,村内有蔬菜脱水企业3家,有两家经营生产并承包土地自建种植基地。东永固村交通便利、灌排畅通、土地肥沃,村庄整齐、整洁,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完善。全村群众具有种植脱水菜和大路菜的传统习惯。通过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依靠企业拉动种植规模,形成了农户种植脱水菜和瓜菜的模式。种植蔬菜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50%以上,蔬菜种植和劳务产业成为东永固村的主导产业。
袁滩村共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共1115户4 074口人,其中回族人口1 320;耕地面积5 980亩。袁滩村境内建有滨河社区,自2009年10月起开工建设,到2010年4月底正式竣工,投资60余万元,社区建设面积600平方米,滨河广场占地23亩18 000平方米,建有演艺广场、篮球场、排球场、喷泉,活动区安装了健身器材,供中老年人健身娱乐。现居住农户620户2 487人,其中回族人口861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10 200元。近年来在全村共同努力下,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巾帼示范村等榮誉称号。2014年8月,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代表到袁滩村观摩,同时还召开了宁夏全区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宁夏全区广播“村村响”试点工作现场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课题组在两村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5 份,回收率92.5%,。
(二)中等收入:佟记圈村与周沟村。
佟记圈村2013年全村有农户434户1 278人,有耕地8 265亩。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 745元,人均支出4 000元。
周沟村位于彭阳县白阳镇西4公里处,西邻本镇双磨村,东接本镇姚河村,北与本镇罗堡村、老庄村相连,南接本镇余沟村,属纯汉民村。总人口843户3 361人,土地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退耕还林面积5 010.4亩,耕地面积13 940亩,其中川水地2 701亩,已经征占水地800亩。周沟村虽地处丘陵地带,但地势平缓,交通便利。青彭公路穿境而过。近年来,养殖、劳务、地膜玉米、设施农业、马铃薯等主导产业得到大力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地抚育管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人均纯收入5 600元。课题组进行了入户调查,两村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2份,回收率96%。
(三)较贫困村:李记沟村与杨柳村。
李记沟村,2013年全村有农户460户1 570人,有耕地8 857亩。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 300元,人均支出2 700元。
杨柳村,全村有1 300多户,户籍村民7 980人,村内有耕地13 270亩。农作物以葡萄和玉米为主,村民人均年3 895元。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两村发放问卷 200份,收回问卷190份,回收率95%。
二、问卷调查结果
三类村庄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7份,统计分析以录入的有效变量值为根据。
(一) 被调查村民的文化消费行为
文化消费的行为主要涉及文化消费支出、文化消费结构及文化消费偏好三个项目。其中,文化消费支出是指支出的真实数量,文化消费结构支出是指支出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文化消费偏好是指在实际文化消费中消费行为更多、更愿意消费的部分。
1.宁夏农村家庭的文化消费支出差距较为明显
调查显示,2013年较富裕村、中等收入、贫困村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支出”的均值分别是3 526.19元、2 195.26 元、1 215.62元。三者在家庭文化消费支出上还是有一定差距。即使在同一类村庄中,由于收入等经济状况不同,文化消费的差异也较为明显。贫困村、中等收入村、富裕村“家庭每月的文化娱乐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 分别是:“几乎没有”占25.7%、20.9%、14.2%,“5%~10%” 占61.9%、68.3%、53.4%,“15% ~20%” 占 11.6%、 8.7%、25.5%, “20%以上” 占0.8%、2.1%、6.9%。从总体上看,“几乎没有”平均为18.5%,5%~10%平均为62.5%,“15%~20%”平均为14.9%,“20%以上”平均为4.1%。
2.宁夏农村家庭文化消费结构总体呈现多样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容呈现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影视、杂志、书报消费与现代的网络、旅游消费并存,而且多样文化消费并存于同一家庭内。电视、旅游、网络在宁夏农村已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3.宁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偏好相对集中
文化消费偏好集中反映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选择趋向,对于今后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宁夏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偏好”的选择占据前三名的分别是:贫困村“看电视听广播”占87.2%,“看电影” 占18.5%,“上网”在贫困村占10.1%;中等收入村“看电视听广播” 占55.2%,“上网”占28.9%,“看电影”占20.6%;较富裕村“看电视听广播”占62.8%、“上网”占35.7%,“看电影”占28.3%。可以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偏好主要集中在“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及“看电影”上。
(二)被调查村民的文化消费意识
文化消费意识是文化消费主体在文化消费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意向。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4 项指标,包括文化消费目的、对文化消费的态度、对自我文化消费的评价、对促进农村文化消费的建议。
1.宁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开始萌生
当问及家庭是否有意识和愿望培养家庭成员的文化消费能力及文化氛围时,43.5%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注重,有35.7%的受访者选择“一般”或“无所谓”,14.1%的受访者选择比较不注重,6.7%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注重。可见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农民们有了通过文化消费来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
2.所调查三类村庄居民的文化消费目的不尽相同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目的和自身生存的环境及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由于贫困村相对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及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其村民的文化消费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娱乐消遣”(39.2%)和“拓宽视野”(38.5%)两方面;而中等收入村由于其开放性和经济的相对发达,使得居民文化消费的目的以“娱乐消遣”(35.8%)、“锻炼身体”( 45.6%)为主;被城市化所覆盖的较富裕村则主要以“拓宽视野”(46.1%)、“锻炼身体”(20.7%)为其文化消费目的。将三类村庄被调查村民加总后,文化消费目的依次为:“娱乐消遣、打发时间”31.5%;“锻炼身体、 促进身心健康”38.3%,“拓宽视野、增长见识”21.5%,“扩大人际交往、提升个人形象”7.9%,“其他”2.5%。
3.被调查村民对文化消费的态度依然较为保守
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态度,是指居民愿意采取何种文化消费方式。此次调查采用了4 个变量,依次是“節约型,能省就省”“适当型,需要就消费”“放纵型,喜欢便要”及“其他”。贫困村、中等收入村、较富裕村被调查者的选择依次是:“节约型”49.5%、 45.7%、30.5%,“适当型”43.7%、41.8%、55%,“放纵型”5.1%、 9.3%、8.3%,“其他”1.7%、3.2%、6.2%。将三类村庄被调查村民加总后,对文化消费的态度依次为:“节约型”42.8%,“适当型”45.8%,“放纵型”7.7%,“其他”3.7%。
4.被调查村民对自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对自我文化消费的评价主要用于测评农村居民对自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采用4 个变量,分别是 “非常合理”“比较合理” “一般”和 “非常不合理”。贫困村、中等收入村、较富裕村被调查者所选择的依次是:“非常合理”4.2%、12.5%、7.5%,“ 比较合理”45.7%、39.2%、43.8%,“ 一 般”45.5%、44.9%、43.1%,“非常不合理”4.6%、3.3%、5.6%。将三类村庄被调查村民加总后,对自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依次为:“非常合理”8.5%,“比较合理”42.6%,“一般”44.5%,“非常不合理”4.4%。“比较合理”与“一般”占87.1%,可以看出,农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5.被调查村民认为促进宁夏农村文化消费应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 宣传动员为辅
就农村居民自身认为该如何促进农村文化消费,采用4 个变量测量,分别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增加家庭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其他”。贫困村、中等收入村、较富裕村被调查者所选择的依次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增加家庭收入”75.2%、67.4%、55.6%,“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3.6%、10.5%、35.7%,“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55.5%、37.2%、63.5%,“其他”0.1%、1.1%、2.9%。将三类村庄被调查村民加总后,认为促进宁夏文化消费的措施依次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增加家庭收入”66.87%,“调整农村产业结构”21.28%,“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45.19%,“其他”1.34%。
(三)被调查村民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认知与选择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由集体组织或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消费的场地及器材。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认知与选择这一选项主要用来测评农村居民对政府或集体在农村文化投入建设方面的满意度,并可以之来指导今后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方向。主要采用了公共文化场所的需求满足状况两项指标变量。
宁夏农村公共文化消费场所,总体不能满足需要。对农村居民所在村镇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需求程度采用4 个变量测量,分别是 “有、 足够多”“有、但还不够多”“没有”、“没注意”。贫困村、中等收入村、较富裕村被调查者选择 “有、但还不够多” 的分别占72.5%、65.3%、60.2%,农村公共文化消费设施总体依然不能满足居民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对农村居民所居住村镇需要加强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 三类村庄居前三位的选择依次是: “书店、 图书馆、讲座”56.58%,“文化馆、展览馆等”38.95%,其他4.47%,
三、研究结论
从对调查统计数据的分布及相关变量的分析中, 关于宁夏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宁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主要以自身精神需求的满足为目的,以休闲、 娱乐类为主,有偿文化消费中位居前三位的是有线电視、 网络、看电影。纸质文化消费和高端文化消费(如艺术品收藏,参观艺术园区、 博物馆和展览馆等)依然不振,尤其在贫困和中等收入农村,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宁夏农村居民人均月文化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大多在5% ~ 10%。但消费额度分布极其不均匀,较富裕村和中等收入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额度远高于贫困村。
(三)目前,宁夏农村公共文化消费的场所和内容依然不足。需要加强图书馆、书店、讲座、以及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建设。
(四)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农村地区的 报纸、网络等市场将大有可为。因此建议进一步整合对宁夏区域的文化资源,做好基础性、引导性、服务性工作;要重点建设乡村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资费标准应进一步下调;乡村报纸、杂志发行应注重系统化、常规化。
(五)随着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电影或戏曲、杂志、书籍市场预计将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建议在人口密集度高、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加强图书馆、书店、演艺广场等建设。
(六)加强讲座进农村建设,组织讲师团或其他相关人员定期前往农村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
(七)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主要靠政府舆论来引导并给与科学规范管理。为扩大农村地区的文化消费、壮大文化产业,在重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要进行大量宣传、动员。
参考文献:
[1]韩海燕.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