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2016-05-30 11:05孟,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

陈 孟,邓 明

(1.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2.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3)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胃肠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陈孟1,邓明2

(1.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2.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天枢穴联合盐酸格拉司琼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3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用电子恒压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等容性胃扩张。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胃顺应性及极低频功率(VLF)、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观察2组化疗第6天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极低频功率、低频/高频功率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可以通过提高内脏感觉阈值,提高胃顺应性,降低患者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来缓解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时发生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化疗药物;胃肠道反应

随着人们对化疗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化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化疗也由最初的排斥到接受。然而化疗药物不仅会作用于肿瘤细胞,也会对机体组织的正常细胞产生损害作用,患者在应用化疗药物之后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其中恶心、呕吐是最突出的症状。由化疗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成为阻碍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障碍。因此,控制并减轻化疗过程中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认为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与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内脏高敏感性、迷走神经功能等有关,本研究通过采用电子恒压器对发生胃肠道反应的化疗患者进行等容机械性胃扩张,观察针灸对化疗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近端胃动力指标、内脏敏感性的作用,研究针灸对胃肠道反应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住院并接受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32例,年龄18~85岁,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直肠癌或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发生远处转移;需进行并且可进行化疗;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进食不受影响;常规心电图、血生化、凝血常规、胸片均正常;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年龄<18岁或>85岁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全身疾病者;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颅内高压等可能引起呕吐者;合并精神障碍疾病者。将13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38~81(58.2±3.9)岁;直肠癌22例,结肠癌31例,胃癌11例;Miles手术14例,Dixon手术8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5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胃癌根治术11例。对照组6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39~82(57.3±4.2)岁;直肠癌23例,结肠癌29例,胃癌14例;Miles手术15例,Dixon手术8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例,胃癌根治术14例。2组年龄、肿瘤类型、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2组均给予奥沙利铂(L-OHP)90 mg/m2加入5%葡萄糖150 mL中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CF)200 mg/m2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2 h,CF滴注完后再给予5-氟尿嘧啶(5-Fu)600 mg/m2加入5%葡萄糖800 mL中静脉滴注8~10 h,6 d为1个疗程。2组均于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格拉司琼4 mg加入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观察组同时由专门的针灸医生针刺双侧内关穴、足三里和天枢穴,采用垂直进针法,平补平泻,捻转提插得气后,足三里和内关穴接电针刺激,天枢穴不用电针进行刺激,每天2次,早晚各1次,直至试验结束。

1.3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化疗第6天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发生情况,参照WHO标准制定的有关抗肿瘤药物有关胃肠道不良反应评价标准[1]分为0,Ⅰ,Ⅱ,Ⅲ,Ⅳ度,控制有效率=(0度+Ⅰ度+Ⅱ度)/总患者数×100%,其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②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电子恒压器(SVS/ Barostat)进行机械性等容性胃扩张,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即试验者在进行胃扩张时,开始感觉腹部难受或无法忍受的扩张容积)、胃顺应性及心率变化情况,心率变化指标包括极低频功率(VLF)、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

表1 胃肠道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2结果

2.12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预防效果比较观察组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症状控制效果比较 例(%)

2.22组治疗前后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比较2组治疗前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耐受压力、最大耐受容积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最大耐受压力、最大

注:1 mmHg=0.133 kPa;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胃扩张近端胃顺应性比较治疗前2组胃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顺应性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胃扩张近端胃顺应性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极低频功率、低频/高频功率比值比较2组治疗前极低频功率、低频/高频功率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极低频功率、低频/高频功率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极低频功率、低频/高频功率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呕吐可导致患者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从而引起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进而造成患者身体免疫力降低,精神高度紧张及焦虑。研究表明,大约有20%的患者因严重恶心呕吐需推迟化疗,35%的患者则因呕吐反应太剧烈而拒绝接受化疗,导致患者病情延误[2]。因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具体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者表明,化疗可以造成外周神经受损,其中以内脏神经及腹腔迷走神经为主,破坏了胃肠的正常动力,且能通过NK1受体与P物质发生关联[3-4]。亦有研究者表明,化疗药物可以造成胃肠黏膜受损,使黏膜发生炎症和水肿,这与迟发性呕吐的发生相关联[5]。5-HT3受体拮抗剂虽然能够特异性地阻断5-HT3受体与5-HT结合而发挥良好的止吐作用,但是其对迟发性呕吐的控制率尚不足30%,且其价格高昂,对口腔炎、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其他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欠佳[6-7]。因此,寻找一种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对迟发性呕吐效果好的方法尤其重要。

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天枢穴预防胃肠道肿瘤化疗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确实得到了缓解。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针刺可以拮抗化疗药物引起的内皮素、胃泌素、5-羟色胺等激素的升高,降低化疗药物对消化道胃黏膜的损害作用并具有促进胃黏膜修复的功能,调节了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从而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8-9]。针刺的主要问题是进行穴位选择,选择穴位的基本原则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证取穴、远端取穴、近端取穴,随证取穴是根据疾病的发病病因或是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来选取穴位;远端取穴是在距离病痛部位较远的部位进行取穴;近端取穴是在病痛的局部病灶或是邻近部位选取穴位。临床上3种取穴方法常交叉配合应用,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的观点。足阳明经是治疗胃肠病的重要经络,姚筱梅[10]研究表明针刺足阳明胃经穴位可以调节胃肠血流、激素、胃肠液分泌、胃肠电生理功能、胃肠运动等。本研究选取的内关、天枢、足三里穴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常用穴位,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是八脉交会的穴位,具有治疗胃痛、止恶心呕吐、加强胃肠蠕动、调理三角平衡的功能[11]。天枢穴是大肠经之募穴,多用来治疗腑病,取大肠经天枢穴调理肠胃、健脾化湿、止痛解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2]。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滋补生化之源、调理肠腑、滋补内腑、合治脾胃之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腹部疾病防病保健,这就是所谓的“肚腹留三里”,选取足三里穴治疗胃肠道病症被历代针灸治疗专家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13-1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医针灸联合盐酸格拉司琼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针刺可以明显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最大耐受压力和最大耐受容积,表明针刺可以提高胃肠道反应患者的内脏感觉阈值,降低内脏敏感性。胃的顺应性反映了胃壁弹性张力,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以提高胃的顺应性,提高发生胃肠道反应患者胃壁的弹性张力,提高胃的适应性舒张功能和容受性功能。针刺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时的内脏敏感性,提高胃顺应性和迷走神经功能张力,从而降低患者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从而改变患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功能平衡状态,通过这些机制,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时发生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症状。

综上所述,针刺可以通过提高内脏感觉阈值,提高胃顺应性,降低患者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来缓解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时发生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海鲲,程海英. 针刺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及消化道不良反应20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11,52(23):2031-2033

[2]何文,娄必丹.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原发性肺癌化疗后急性上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9):1-3

[3]徐蕾,杨吉利,卢义,等. 艾灸和针刺胃复安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276-277

[4]Jiang M,Zha Q,He Y,et al. Risk factors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hepatic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biomedical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Chinese medicine[J]. J Ethnopharmacol, 2012,141(2):615-621

[5]Xu HX,Huang XE,Li Y,et al. A clinical study on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idi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1,12(9):2233-2236

[6]朱欢.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Cochrane系统评价[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7]杨法根,沈宝玉,朱勤,等. 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C]. 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医史文献分会、中医经典与传承研究分会(筹)学术年会文集,2012:5

[8]黄智芬,施智严,黎汉忠,等. 针刺内关、足三里穴防治顺铂等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917-919

[9]廖威,裴景春. 针刺不同穴位防治顺铂致家兔消化道反应的实验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0,19(6):35-36

[10] 姚筱梅.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内脏感觉、胃电图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7

[11] 袁星星,王炳予,杨磊,等. 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5,31(4):52-55

[12] 周思远. 针刺天枢穴双向调节肠道功能的中枢响应机制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3] 杨靖华. 足三里针刺防治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673;1686

[14] 沈宝玉,杨法根,杨育林. 足三里、内关穴针刺治疗胃肠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91-93

[收稿日期]2015-09-18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5-1664-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5.024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在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浅析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应用
探讨中医针灸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浅谈中医针灸的作用及在世界影响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及优越性分析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与康复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联合应用价值分析
探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
莒地砭石与中医针灸的起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