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16-05-30 11:05徐红格冷玉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内皮神经功能胰岛素

徐红格,冷玉萍

(1. 河北地质大学职工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000;2. 河北友爱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徐红格1,冷玉萍2

(1. 河北地质大学职工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000;2. 河北友爱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脑合并急性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10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的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肽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的ME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7 d、14 d的FBG、2hPG、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血清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7 d、14 d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ET-1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7 d、14 d M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上调β细胞功能,降低抗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法;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

2型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1]。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脑血管疾病尤其在脑梗死患者中有10.7%~32.4%合并有2型糖尿病,此类患者由于机体糖代谢异常变化诱发机体相关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2]。因此,临床中如何早期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促进胰岛素功能恢复,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已成为神经科医师关注的重点[3]。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措施,目前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通常在调节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血糖指标的改善不甚满意,间接影响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4]。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脑合并急性梗死患者糖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河北地质大学职工医院和河北友爱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均<24 h。脑梗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且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于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属于阴虚血瘀证。纳入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出血性脑梗死、感染、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对本治疗药物过敏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51~74(61.5±11.3)岁;糖尿病病程2~16(6.2±1.6)年。对照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51~73(60.5±11.8)岁;糖尿病病程2~17(6.5±1.5) 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7]的治疗流程及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调节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入院后吸氧、抗血小板抗凝、清除自由基及营养脑神经、保护胃黏膜、降低颅内压、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目标值为使得FBG≤7.0 mmol/L,2hPG≤11.1 mmol/L。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组方:川芎15 g、生地黄15 g、黄芪30 g、玄参15 g、丹参15 g、葛根10 g、牛膝10 g、水蛭5 g,水煎500 mL,早晚服用,2组疗程均为14 d。

1.3观察项目①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糖代谢指标包括FBG、2hPG、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肽水平;FBG、2hPG采用日本产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清C肽及胰岛素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HOMA-IR=FBG×空腹胰岛素/22.5。② 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血清NO、ET-1水平,其中NO测定使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NO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T-1测定应用放射免疫方法(ET-1试剂盒由301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③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MESS)及Barthel指数评分。④ 记录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2组治疗后7 d、14 d的FBG、2hPG、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血清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组别n空腹胰岛素/(pmol/L)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HOMA-IR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C肽/(nmol/L)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观察组5413.56±2.1310.14±1.21①7.91±0.97①4.42±0.893.29±0.61①2.04±0.55①0.79±0.210.54±0.15①0.34±0.10①对照组5313.60±2.3011.82±1.36①9.34±1.03①4.46±0.763.93±0.58①2.65±0.59①0.77±0.230.63±0.18①0.47±0.13①t0.3983.0134.4530.5645.2149.1430.3879.97411.651P0.701<0.05<0.050.646<0.05<0.050.698<0.05<0.05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7d、14 d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ET-1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NO、ET-1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ME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2组治疗后7 d、14 dM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4药物不良反应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观察组出现1例轻微皮疹,未影响治疗过程。

表3 2组治疗前后ME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一类特殊的高危患者,此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于单纯的脑梗死患者,且预后相对较差[1]。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引起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糖基化,导致红细胞携氧功能下降,加之患者血糖异常波动诱发机体的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易导致患者血管内皮出现缺氧缺血及炎性损伤,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8-9]。NO与ET-1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细胞因子,两者具有拮抗功能,通常在机体循环中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9],NO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增高,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ET-1作为一种长效的促生长因子,能够诱导及促使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而参与机体血管重建,ET-1亦能够拮抗NO 的扩血管作用,可对血管起到产生强烈的收缩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时,机体ET-1合成增加,而NO 合成降低,导致血管痉挛,引起重要器官组织的缺氧缺血,加速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并发症的进程,可加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相关研究亦表明了血清ET-1及 NO水平在评估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血清ET-1越高,NO水平越低,则患者预后越差[10]。因此,临床中如何改善患者相关血糖指标,促进胰岛素功能恢复,减轻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临床中针对此类高危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以上不足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当中。

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中风”范畴,为本虚标实证,血瘀为标,阴虚为本,其病机为阴虚内热,以致久伤气血,脉络瘀滞而发病。阴虚是“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养阴能够润通脉道,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原则之一[11]。本研究针对该病的阴虚血瘀证,采用了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方中生地黄滋阴凉血,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糖代谢的恢复[12]。葛根能养阴生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调节糖代谢[13]。黄芪可补益元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大脑海马神经元的损害。玄参能够滋阴熄风降火,可增加脑神经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改善神经功能;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ET-1水平,发挥脑神经保护效应[14]。川芎可活血通络,抗氧化及降低血小板凝集功能,发挥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水蛭则能破血化瘀,调节脂代谢及糖代谢。牛膝活血祛瘀、滋养肝肾,可扩张血管、引血下行,疏通脉络。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活血通络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血糖代谢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上述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法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显著调节患者糖代谢异常状态,存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降低胰岛素抵抗。2组治疗后7 d、14 d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ET-1水平下降,但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7 d、14 dM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够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效应,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活血法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上调β细胞功能,降低抗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慎军,王树才,谷明明. 2型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3(2):125-127

[2]张名扬,吕肖锋,张微微.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4,35(7):784-787

[3]李娟.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4]张淑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39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9,27(5):724;789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1993:32-36

[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34(1):81-117

[8]王景尚,殷惠军,黄烨. 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1(5):686-690

[9]张留弟,李群益,施孝金.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2014,43(23):45-48

[10]张名扬,吕肖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9(2):329-331

[11] 孙志慧,吴明华.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21(4):425-426

[12] 李莉. 生地黄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70- 672

[13] 吴伟,朱章志,李红. 葛根素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J]. 中成药,2013,34(7):1399-1406

[14] 马敏. 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组分丹参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4

[收稿日期]2016-01-30

[中图分类号]R587.1;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5-1637-0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5.013

猜你喜欢
内皮神经功能胰岛素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