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卫云
【内容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视德育为最高的教育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主要从阅读教学渗透德育、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可采取的德育教育路径。
【关键词】德育 阅读 写作 课外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德育则被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视为最高的教育目标。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传授汉语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课程,以语言为本,以文学立人,在培养初中生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却又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不同于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有时一个普通的字词、一个人物形象,可能就蕴含有深刻的德育内容。为了阐述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说明。
一、于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中的“语”是指“语言、汉语言”,“文”是指“文学、文章”。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就是教材,教材则以语言形式呈现,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和思想,都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天然资源。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对初中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好作品,而其所蕴含的情感,又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文心雕龙》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有立足于教材文本,才能使情感有着落,要努力帮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多指导学生用心揣摩文本的语言及所蕴含的情感,指导学生探讨和品味,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教育。
如笔者在教授《芦花荡》一文时,让学生分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中的“钻”能否替换成“长”,师生之间经过探讨后,明确不能更换,原因是“钻”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的生长状态,并有突破重围、积极向上的意思,结合该文创造的时代背景,则暗含有中国人民在国家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所表现出的顽强、奋勇和抗争的生存状态,也是主人公“老头子”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恶之情被点燃,对“老头子”的钦佩之情被激发,爱憎分明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想品德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二、于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十分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阅读教学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德育内容,体验道德情感,而写作教学的过程则是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落实为文字的过程,是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积极将道德观念转变为道德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写作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的写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尊重学生自由化、个性化地表达,让学生能够抒发真情,让学生的写作充满人文关怀,并于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第一,要在审题环节教会学生正确立意,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观念,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第二,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有了积累和感受,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作文。如笔者曾将大家热议的话题“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节俭节约”引入课堂,让学生联想身边存在着哪些浪费现象,思考并辩论如何传承勤俭节约这一中国传统美德,最后再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作文。“引导、观察、思考、辩论、书写”等一连串的动作,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更是培养学生优良品格和实现德育教育的恰当路径。
最后,教师要于作文教学中教导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只有用真情浇灌的作文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千万不能为了写作文而说假话,写虚情。写作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敢于“真实、自由、个性”地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放开心灵,激励学生表现自我。
三、于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并非德育工作的全部,我们还可以借助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弥补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不足,进一步巩固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成果。组织辩论赛、征文比赛、普通话比赛、书法比赛、国旗下的演讲,布置语文角,开展语文课外兴趣阅读活动,开展这些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布置语文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蕴含德育内容的课外读本,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德育教育;在组织朗诵、演讲比赛时,可以多选一些励志故事或讲述古代崇高人物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上的启发和教育,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十分愿意探索语文教育中的规律,愿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教育事业上的最高追求,努力使自己的言行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不仅成才,还要成人。
【参考文献】
[1] 刘永康. 语文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刘双龙.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浅析[J]. 文学教育,2011(05).
[3] 尹晓强. 知人论世,见贤思齐——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J]. 中学教学参考,2011(28).
[4] 张德善.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四字诀”[J]. 中学教学参考,2015(15).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