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欢
今天,谈儒家、谈汉学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然而我们以色列人眼中的儒家与中国人眼中的儒家有何不同?与欧洲、美洲等国家眼中的儒家又有什么差异呢?在上一期的《以色列人眼中的儒家智慧》一文中,我曾提到在今后的日子里,还想再写写以色列人如何看待儒家的道德核心。那么,这篇文章我就来通过以色列律令中的“爱人如己”和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来写一写这个问题。
一种文化的道德核心相当于这种文化的身份,因此,道德核心是文化最基本最宝贵的规则。犹太教的规则 Mitzva(戒律)中有613 条,不过只是把“十诫”提取出来作为整个犹太民族一以贯之的规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到目前为止,并非所有以色列人都知道宗教613 条的细节,可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十诫”的来源、“十诫”背后的故事以及“十诫”的内容。这十个诫命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亲自用手刻在两块石板上,又亲自在西奈山把它们传给摩西,随后摩西把这些神圣的法规公诸于众。“十诫”的第一到第四条涉及信徒与上帝之关系,这个部分谈到古代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尊敬,和这种尊敬应该如何表现出来。其中,十诫的第五到第十条都涉及人际关系,而这一部分具有普遍性,因此能够作为一般的社会道德核心。第五条体现在“孝”的原则,根据“孝”在十诫中的排序我们可以得知它在犹太教中是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第六到第十条都通过否定的语言形式来阐明做人的五条规则,亦即“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及“不可贪邻居的妻子,仆婢,牛驴和他所有的一切”。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不应该害人。
同样地,儒家思想也有很明显的由九个标准组成的道德思想核心。这九个信条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另外, “三纲五常”虽然是汉代董仲舒的说法,但也属于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与犹太教在道德核心方面的异同点相对较多,可以大致分为表层异同与要旨异同。从表面上来看,儒家思想与犹太在教道德核心上异大于同。其一,两个思想体系的语言形式有很大的区别。犹太教的十诫是上帝强调之言,等同于命令一样,不可不服。将十诫刻在石板上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举动,它象征着地久天长,不可变更,应该全心全意地保护并遵从的法则。为了强调法则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耶和华使用否定的语言形式来劝诫以色列人服从它们。比较而言,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更笼统,每一个汉字代表着宽广的内涵,而不是法则。孔子使用的主要方式是忠告或者说教而非否定或者直接的语言形式。为了启发弟子们的思考,他经常使用疑问形式。其二,十诫限于《旧约》的创世纪,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反复出现的主体,它们虽然作为其他法则的基础,但耶和华在交代给以色列民众以后,就不再讨论或者改变它们。与十诫相比,《论语》中的道德核心通过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现出来,因此它是分散的,不限于书的某一部分,而经常间接地彼此呼应,例如有关“孝”的信条出现在《学而》一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关“孝”的内容而后又出现在《为政》一章中:“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除了表层的不同之外,两个思想体系在道德核心方面的要旨也有所不同。其一,在犹太教的十诫当中有四条涉及人对上帝的顺从和崇敬,可见人与上帝之关系是犹太人道德核心的真髓。这虽然不意味着人际关系是次要的,但《旧约》中的耶和华处罚该隐、处罚所多玛与蛾摩拉的民主违章者的故事,指出人与上帝的关系实际上统辖着人际关系,伤害他人的行为实际是对耶和华的极大不敬。与这些相比,儒家思想很少谈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天道太神秘太复杂,难以理解,他相信天道决定人的命运,但人类没有能力直接影响天道所决定的结果,所以他的学说集中在人际关系上。耐人寻味的是,两个思想体系尽管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仁”至高至上的重要性,但同时都把它作为指导原则。儒家思想中“仁”的地位高于其他的信条,而在上帝所提出的“十诫”的条规中最关键的是不要害人,这也是“仁”的题中之义。谈到教义,犹太教的教义或学说是神本主义——神始终是犹太教的核心概念。《创世记》开篇讲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接着讲述大洪水和上帝与诺亚立约的故事,及犹太教三位始祖接受唯一的上帝并与之立约的经过。上帝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这一点突出地表现了上帝在犹太教中的核心地位。与此相反,儒家思想是人本主义。虽然儒学承认天神,地示,人贵的存在,但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始终是人而非神。孔子的思想主要产生于周代。周人认识到没有不变的天命,而天命变化是有赖于人民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朝的君主尽管承认天和神的存在,但是仍然逐渐将以祭祀神为核心的神本主义宗教文化向人本主义转变,而孔子更是突出了人或做人的意义。儒家思想不论是人生的目标,还是现实目标的方法,都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没有或很少有对超越性对象的诉求。
不过,犹太教的道德核心还是反映出为人以德的重要性。两个思想体系都认识到了政治与道德有关的智慧。儒家思想强调做人与做君主的密切关系,而犹太教的领导人、先知或者国王是耶和华的代表,不过,按照犹太教的观点,人类所存在的道德源于耶和华、出自耶和华,而且道德范围不限于人与上帝的关系,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追求对他的忠实、保持耶和华的规则与为人以德不分高下,也不分先后,它们是相等的。他平等地爱人,人类之间也应该体现同样的爱。在《圣经》中耶和华命令以色列民族杀死异教的民族,这被看作耶华的愤怒之举,体现了他不宽容人类的态度,但这背后其实指只有上帝能够裁定世界,况且他为了避免战时的道德败坏,提出了很多规则来限制人类。《论语》中孔子也承认他所拥有的德行是来自上天,而且警告人们不能欺骗上天,不能冒犯上天,这就证明儒家思想虽然更强调人具有修身养性的能力,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钻坚仰高,但对天道权能的敬畏也同样存在。
总之,由于一个是神本主义,一个是人本主义,两个思想体系在道德核心上的不同多于相同。犹太教的道德核心显示出“个人,世界与上帝”的三角关系,而儒家思想显示出“个人与世界”的双重关系。犹太教的“十诫”由十条法则的构成,简单易懂,而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广泛笼统,一个字代表一个大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只能相当于忠告。关于两个思想体系的焦点,在我看来,尽管犹太教教义是神本主义的,不断地强调要服从上帝之道,可是上帝之道的底线是做好人,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做到其他的规则,那起码应该做到“十诫”所提到的做人、做信徒的标准。儒家思想的底线也是“仁”的原则,对孔子来说“仁”反映其他做人的标准,尤其是做好人、做君子的最高的标准,因此,两个思想体系道德核心的精髓还是一致的。
在英语中“爱人如己”被称为“The Golden Rule”(黄金律),也被看作人类共有的民法典,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与哲学四个角度来解释和分析。“仁爱”是儒家的基本思想。“仁”这个汉字虽然是单人旁“亻”与“二”的简单结合,但却反映了孔子对“仁”的深邃思考。孔子所说的“仁”不但包含了其他的道德原则如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且是其他儒家思想道德核心原则的必要前导,“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儒家思想典籍当中最关键最主要的主题。孟子把“仁”进一步发展为“仁政”,他说“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朱熹也说“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与儒家思想相似,在犹太教中“仁爱”的内容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种“爱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上帝与个人的亲密联系,这种“仁”相当于一位父亲给予儿子的关注和爱护,而且我们可以把这种“仁”看作博爱,因为上帝爱世间的每一个人:“他是你们的创造主,你们的父亲……使你们成为国家。”同样地,每一个人应该向上帝表达自己的爱,亦即对上帝忠贞不渝的信仰:“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忘乎上主,你的天主的名。”另外一种“仁”指人与人之间的“爱”:“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已。”圣经当中的仁爱不限于以色列人而指随时随地遇到的每个人,近如邻居朋友,远如陌生人。关于敌人,犹太教的经典《塔木德》指出是“什么人有力量能化敌为友。”
可见,两者的“爱人”本质上是不同的,但其共性首先在于两个思想体系的“仁爱”的来源是不同的。犹太教认为上帝是人类的创造者,他希望人类子民传达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人类本身具备的爱源于上帝。与犹太教相反,儒家思想重“仁爱”的重点在于自我努力。儒家思想与犹太教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起点上有明显的分歧。根据“十诫”及《旧约》原罪的故事,我们可以判断犹太教的观点是人类易于造生罪孽,而儒家思想的观点则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生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由于生活的习惯和环境的差异才导致善或不善的行为。当然二者同时认为适当的教育会培养“仁者爱人”与“爱人如己”的行为,但犹太教的教育也包括培养对耶和华的忠诚。其次,两个思想体系中“爱”的对象不同。按照犹太教的观点,爱源于上帝,上帝又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世界上所有的人,因此上帝有永恒平等的爱。实际上,由于历史的原因,为了保存自己的民族,犹太人对内对外总是使用两种道德标准,对于异教徒有时并没有做到“爱人如己”,不过宗教为了教人“爱一切人”的原则,仍然强调人作为“人”的等同性和真实性。与这些相比,儒家的观点是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而孟子的“五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和需要。“十诫”先要求对父母的尊敬再谈到对他人的尊敬,所以,我们不能声称犹太教之爱的平等性和普世性是绝对的。同样地,儒家思想强调亲人的重要性只是根据自然的人之常情,对家庭成员的爱与对陌生人的爱不可能无高下之分。孔子自己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指不但要仁爱亲人,而且要博爱大众。“孝”与“仁”确实没有先后之分,我们可以把孝看作仁的一种特殊表现。
尽管有着上述种种不同,犹太教追求的人人平等与儒教追求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仍然具备同等的社会价值——因为仁爱均为二者信仰的中心,这体现了两个宗教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孔子提出过达到爱人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同样地,犹太教的先哲希勒尔对犹太人的异族也曾说“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并把这个道理定为托拉①的真髓。
因此,虽然两个思想体系“仁爱”的原则有所不同,即“爱”的来源不同,但这个原则在社会的现实层面上的表现是基本一致的。两个思想体系都使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人应当把自己当作别人的镜像:令我们反感的事情,或者我们看不惯的事情千万不要施加别人;对待别人与对待自己应该是平等的。
①犹太希伯莱文经卷中最为重要的经书,犹太人一直视托拉为经典中的经典。希伯来语:,英文:Torah 又译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