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有光

2016-05-25 08:24郑艳
美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张良案例教育

郑艳

一个人很孤单。

一群人很温暖。

40位特邀嘉宾,50位案例嘉宾,600多位投身教育、关注教育的参会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主办的“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集聚了一群眼睛里有光的人。

“教育关乎生命、融于生活、适于终身,教育创新源于社会中每个个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点滴改变。”这是主办方的倡导,亦是参会者认同的理念。

什么是好的教育?

带着这样的反思,主办方遴选了一批可持续、可推广的教育创新案例,梳理出若干深度交流的主题。通过实践者的分享,来探讨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两天时间,四个分会场。从早到晚,谈论主题涵盖:“学校改革如何从现实中突围”“课程改革走向何方”“多样化的办学方式”“无处不在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的传承”“教室里的革命2.0”“零零后零距离:倾听学生的声音”“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如何创新”“教育如何培养思辨能力”“教育公平3.0”“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新父母,新教育”等。

一批校长以各自风格分享学校的管理理念与实践:北京的窦桂梅、王铮,重庆的刘希娅,成都的李勇,山东的张福涛,深圳的程红兵,宁波的李庆明,内蒙古的干国祥,山西的宁致义……

一批教育创新案例的生动呈现:泉源实验班、成都华德福、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北京蒲公英中学、日日新学堂、歌路营、长沙“工之友”……

一批老师们的精彩讲述:钱锋的“万物启蒙课程”,陈耀的“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徐莉的主题式教学实践……

还有围绕不同主题展开的思想碰撞和交锋。

微改变、微公益、微创新。

在获得肯定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每个案例、每个实践者也都有一些质疑和批评,每个话题也是如此。这些尝试都在探索的过程中,值得关注、思考、借鉴,因为教育本身不应该是固化的。

这样的会议和活动,汇聚创新型教育个人和团体,并帮助这些行动传播、反思和成长。

好的教育人,该有怎样的胸襟与眼界?

观摩学习这次会议,带给我深深触动和感动的,是一个个教育创新案例背后的一个个实践者,一个个教育人。

每个人都有局限,或囿于现实条件束缚,或拘泥于经验,但在一场场交流分享中,我看到这些教育人对自身的突破,对环境的突破,看到执着努力的打开局面,看到自我的提升,以及由“我”到“我们”的团队拓展。

胸襟与眼界不断打开,才会屡有新思、新念、新境地。

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我和伙伴们在房间讨论。结合我们自己这些年的办会体会,分析这次会议带给我们的启发。从内容设计到嘉宾邀请,从媒体互动到会务细节……最后落到一个个具体的教育人,落到“百闻不如一见”时的真切感知。

我说,这是我的参会经验中,收获最丰富的一次。这收获是多维度的,将作用于我的本职工作,更将作用于我的生命状态。

“他的故事依旧让人期待。”

这是2013年青年节,《南方人物周刊》对张良的专访中,结束时的句子。彼时,经历了20年媒体和商业领域的张良,开始做回内心深处的自己:投身教育领域,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

对张良的关注,源于十几年前,源于《南风窗》。当时供职于湖南卫视,在《新青年》栏目中访问了时任《南风窗》总编辑的秦朔。后来,又补充采访,整理成文字专访,题为《责任感不是面具,是我们的心灵》。

这本杂志读得多了,就越来越对张良留下印象,对由记者做至副总编辑的他,其文字中体现出的见识与情怀留下印象。

杂志生存的真实基础,来源于它的人文定位,来源于拥有出色策划和采写能力的团队成员。秦朔和张良,是这本杂志获得广泛影响的重要原因。

离开《南风窗》成为CEO之后,张良令人不可思议地投入灾区调研,写出被称为新闻专业主义范本的作品《汶川地震168小时》。

又然后,他投身教育领域,躬身实践,成为泉源实验班的首任班主任。

“在20多万所中小学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暗火在涌动。它们的光芒微弱,无法照亮更大的范围。而我想知道,这些火光如何发出,火种又该如何传递。”

张良现为“蒲公英教育智库”副总裁。该智库出品的《新校长》杂志,我和伙伴们都是订阅用户。

这次会议上,张良分享了“泉源实验班”的实践经验,提出“未来教育将告别手工时代,进入系统的对决。”

作为同样在新闻行业体会过魅力,亦感知过局限的个体,张良的转型与探索,给我带来感染、引领和力量。

“关注和帮助一下长沙的‘工之友,农民工自己组织起来的教育自救,非常罕见,非常了不起!”

这是会议结束,收到我的致谢留言后,杨东平先生给我的回复。

赴北京参会,我见到熟悉而亲切的郑琰老师、刘坚教授。见到许多不熟悉,但气质接近的参会者。

会议有许多感人瞬间,在我记忆里,最清晰的,是杨东平先生的哽咽。

当时,我正坐在那个分会场。杨先生是点评专家。点评田生梅介绍的长沙“工之友”这个创新案例时,杨先生说,“我没想到她们的基础这么薄弱,这么不容易……”

哽咽,几秒钟的停顿。

台下,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只有真正的心怀悲悯,才会在不经意间,真情流露。

杨先生一直跋涉在促进教育优质与公平的路上,无论遭遇什么,他始终在行动。他坚信,更多公众参与教育的对话与创新性的行动,中国教育的生命力和多元化才能够得到增强。他是“知行合一”的信仰者。

这次会议的成功,也体现出他个人和团队的强大影响力。

这次赴北京观摩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感。

写下这篇随笔时,我刚刚将十几年间,刻录个体生命年轮的文字进行了整理,进入编辑出版流程。在回看的过程里,我发现,虽然生命不可思议,但记忆真是有选择性的。

所经历过的犹豫、怀疑、彷徨、沮丧等等灰色心绪,都没有记录下来。沉淀下来的一个个细节,是感召、欢愉、感动、庄严……

价值观决定行动。看到这些记录,我发现,多年来,自己的价值观是:生活的客观现实已经诸多灰霾,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我必须尽可能拥抱光亮。

在整理的过程中,一个念头愈发清晰和强烈:这本散文集之后,要收敛散点式的吸收和呈现,要选择一个领域沉潜下去。

这个领域,即是教育。

这念头,源于师范专业所埋下的心灵火种,源于这些年的因缘际会,源于靠近了真正优质的教育人。

作为一个眼睛里有光的人,我希望和一群眼睛里有光的人一起进行生命旅行。

如张良所说,没有比教育更有趣更持久的行当了,它超越一切的隔阂,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

猜你喜欢
张良案例教育
样板案例
张良受书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张良拾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张良拾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