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政教育中有效激发大学生主体性

2016-05-20 10:00夏凤军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主体性激发

【摘 要】 本文从思政教育中如何有效激发大学生主体性的视角切入,在分析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构建由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牵头协调,专业老师、学生自身、学生家长等既角色分工又配合协作的多方协同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激发;多方协同;模式构建

“主体性实质上指的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确信、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命运动,及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如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等;它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展现了人的生命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1]大学生主体性激发,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性发挥及其最终成效,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积极“经营”好大学生活的现实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后续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遗憾的是,当下大学生主体性发挥情况不容乐观,亟需我们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创新模式和有效的方法加以应对。

一、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社会需要,较少考虑个体的发展。自隋唐开科举以来,教育主要是为科举、为政治服务的,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束缚,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著名教育学家孙喜亭教授认为,“我国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变化才行,这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中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育体制的积弊

在高考指挥棒依然高悬的当今教育体系下,我国的众多中小学生不可避免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为了获得高校的入场券而不得不放弃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淹没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这也必然导致后续的众多高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具有较多依附性、较少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小,同质化、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3、高校引导工作不力

高考前的紧张与亢奋的状态突然转变为新奇与松懈,由于缺乏高中严格的管束下逃离,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一下子陷入迷茫。活动开展很多,但更多的是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和场面的好看,却并不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入,真正让他们自觉入脑、入心。即使偶尔为之,也因缺乏持续的刺激,往往会半途而废。

4、学生自身的迷失

受到社会浮躁情绪的感染,在教育引导的缺位、自身的被动放纵、网络的吸引下,逐渐“乱花渐欲迷人眼”。新媒体时代下一个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通过不断的刷屏,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自己的存在感。有高校学者曾形象地形容这一现象为:通过网络知道别人的存在、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终让自己知道自己的存在。

5、家长参与的缺位

家长将学生送进大学门后,很少会再像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期间一样,注重主动与学校、老师的保持沟通交流。而客观上,高校学生工作者所管理的学生众多,事务性工作繁杂,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和更多的学生家长主动沟通联系。而正是由于这种“小学生”式的沟通交流的缺位,导致家长对学生在校的情况一无所知,应有的督促和教育功能缺失了。

二、大学生主体性激发多方协同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从实际可操作性及成效体现出发,当务之急应该积极构建一种新型的大学生主体性激发模式,即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学生工作人员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老师、学生自身、学生家长等各方主体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模式。

1、主导者:专业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当下科研指挥棒的挥舞下,众多的高校专业老师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式的“授业”,而无暇或不愿意“传道”、“解惑”。因此,从科研业绩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中逐渐剥离,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制度设计促使专业教师真正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这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要在相应的方面做出变革。譬如:教学方法上由传统的单向教与学的模式,转换为平等的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发挥首创精神, 以主人翁意识投入到课堂发言、演讲、辩论、讨论中,把已学知识与自己的理解和发挥结合起来, 增强主体感性的体验,这便是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体性的很好的方法。考察方式上,倡导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比如,可创新部分专业的毕业论文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由指导老师与学生设定课题,学生选择完成创意设计、影视作品等实践专题作品来答辩。

2、协调者、引导者: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

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作为直接面对大学生、担负着上传下达重要桥梁作用的一线工作人员,在学生主体性发挥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资源的整合协调者。通过整合现有的诸如“导师制”、“第二课堂教学”等制度或做法,加之借助相关新媒体平台,建立完善与专业老师、学生、家长等的日常沟通和信息反馈平台,有效构建一套务实管用的大学生主体性激发的长效工作机制。其二,积极的引导者。通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开展,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积极主动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合理制定自身的规划、合理地选择和舍弃,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与低年级学生宿舍结对子,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让他们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

3、参与者:家长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尤其是期中期末、奖学金评定期间等,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也应通过微信平台的建立、家长QQ群的建立,结合原始的信件邮寄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主动沟通联系,及时通报面上的学校、学院的相关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个别交流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敦促其在校期间主动学习进步。同时,针对考试不及格、打游戏成瘾、心理问题等一些特殊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双向压力传导和爱心传递,引导学生积极地向上发展。

4、执行者:学生自身

内因是根本原因。大学生主体性激发的成效,归根到底在于被激发的对象,即大学生自身。大学生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主体性发挥在大学生涯中的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进而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材。同时,具体方法层面,应早日明确目标,将专业和兴趣结合,合理规划大学的时光,积极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并分步、有效地实施。在认真参加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的技能培养,诸如参加培训机构学习、参加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参加科技文化竞赛、参加学术论文撰写培训、辅修第二学位、前往企业实习锻炼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空间。

【参考文献】

[1]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夏凤军(1978-)男,汉族,江苏东台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管理.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主体性激发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