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问”“对”是语文课常见的形式和状态。本文从以“问”激“对”,打通文本研究“关节”角度阐述,提出了“问”的趣味性、探究价值、发散性和开放性。强调“问”“对”之间的和谐共振,既要突出“双主体”,又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问”“对”;语文教学;双主体;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28-02
【作者简介】吴寿健,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
“问”,即提问,问答;“对”,即对话,应对。在语文课堂中“问”“对”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和状态,然而我们的“问”“对”更多时候被“表象化”“简单化”,甚至“低幼化”了。如何让“问”“对”在语文课堂中彰显丰盈内涵,成为推动语文拔节生长的力量,笔者在此做出思考和探索。
一、以“问”激“对”,打通文本研究“关节”
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问讲究策略和技巧:所提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对学生的应答应给予及时的反馈,不要使学生处于连续“被追问”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掌握提问的技巧和时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所提问题的“含金量”。
1.“问”的趣味性。
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语文素材丰富多彩,语文教师要能设计出充满情趣或理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思维风暴。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从而铺设通往文本的趣味之径。教学舒乙的《都市精灵》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研究北京、旧金山两座城市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和实际情况设计一段“北京的鸟”和“旧金山的鸟”的对话。学生非常感兴趣,答案也是精彩纷呈,从鸟的角度思考城市环境问题,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自然地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问题的趣味性是学生体验学习快乐与成功的一条有效通道。语文课上教师的“问”不妨在这方面多着力。
2.“问”的探究价值。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考量它的价值,主要考虑两个“度”,一是“角度”,二是“深度”。“角度”方面做到直题曲问或曲题直问,从而取得曲直互换、引人入胜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故事叙述”环节我采用直题曲问的方式,我要求学生以“二姐夫”的身份去叙述故事,文本中关于“二姐夫”的内容很少,但是读者可以转换视角进行合理想象,去完成故事的概括。“深度”方面做到深题浅问或浅题深问,从而达到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的目的。比如教学《故乡》一课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与“闰土”的两次相见的对话过程中多处运用了省略号。如果一下子去问学生省略号的表达效果,显得有些唐突。教学中,我在抛出这个问题前,先出示一张表格给学生,让他们找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对比变化的地方,再研究省略号的表达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3.“问”的发散性和开放性。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激活学生的个性理解和表达,培养创造潜能。
首先,问题的设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可以一题多解,一处多问,也可关联生活等。美国学者罗迦·费·因格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论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教学过程进行问题设置时也要能具体运用。其次,问题的开放性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可以比较提问、逆向提问、想象提问等。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这样设置问题:在作者描述百草园的静景中是否可以把“光滑的石井栏”中的“光滑”换成“精致”“精美”等词,说说理由。这一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词语替换的比较,多角度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课堂提问艺术是语文教学策略中的最高层次。当然,我们既不主张繁琐的“地毯式”的低幼化问题充满课堂,也不主张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的问题充满课堂。
二、“问”“对”之间,形成心灵共振“磁场”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善问”的同时,还要“善反问”“善追问”,更要“善待问”。所谓“善待问”,就是要突出师生“双主体”的作用,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师生“问”“对”评价机制,从而使“问”“对”之间形成可共振的心灵“磁场”。
1.突出师生的“双主体”作用。
现在许多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貌似理念先进,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形式大于内容,花哨而不实用,甚至丧失了“双主体”。下面《故乡》这个教学片段,就是这种情况——
师:故乡的主旨是什么?
生1:人与人之间冷漠和隔膜。
师:很好!
生2: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的生活现实。
师:你真棒,能联系历史背景回答问题,大家给他掌声!
……
第一个学生的“对”还是比较确切的,但只是教师讲解的简单重复,教师若能“追问”,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根据,并体会作者如此表达的用心,便能生成对文本深层次的认识;而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照搬某参考资料上的分析)明显有拔高主旨牵强附会之嫌,但此时,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而是给出错误而夸张的评价。
“问”“对”之间的“互动”,意味着“互为主体”,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在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中消除误解,共同探索知识和学习问题,互换思想、交流沟通。
2.建立“问”“对”科学评价机制。
语文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素养提升,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问”“对”评价机制:评价要客观合理;评价要多元互动;评价要有发展性和建设性。以下是我校陆怀珍老师教学《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时的“问”“对”片段。
师:“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请问这一诗节中“仿佛”“于是”两词可否去掉?
生1:不能去掉,“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让读者思绪从“风”的意象转到“月亮”上来,给人想象的余地。
师:此时,作者有什么反应?
生2:“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师:“于是”便听到了“黎明的音响”,说明了什么?
生3:万物在沉睡,“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和第3诗节形成呼应,“于是”一词写出我的敏感和觉醒状态,表现“我”对黎明的渴望。
师:有不同意这一观点吗?
生4:能去掉。去掉后句子更通畅,表达更简练。
师:我们先不评判这个学生的回答对错与否,大家不妨将这两个词去掉,然后自由读一下,感受一下表达效果。
生5:去掉以后,增强了诗行的跳跃性,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生6:诗味似乎也没有减。
师:以上两种观点,理由都比较有说服力。但是,大家比较一下会发现,前者更符合诗歌的本意表达,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文本。但是后者的独到见解和有价值的分析,还是值得肯定的,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狭隘而简单的判断和评价,而是师生间深度的思想“敞开”和“接纳”,教师耐心倾听,循循善诱,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课堂是线,问题便是闪耀的珠子,如何将这珠子串好,串得恰当、得体、漂亮,真是需要教师的一番匠心。机智“问”“对”,让语文洗尽铅华,回归宁静和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