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探究

2016-05-14 12:10朱慧丁建飞杨秀兰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校辅导员

朱慧 丁建飞 杨秀兰

摘 要: 本文从《能力标准》中涉及的九个方面的辅导员职业功能入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按照辅导员职业能力目标、能力取向、能力准则的要求,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凝练,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信服力是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核心能力 能力标准

教育部于2014年3月25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高校辅导员及其职业能力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具体落实。《能力标准》首次从“职业能力特征”入手,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作了如下定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1]。对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九个方面辅导员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并对辅导员在不同职业功能上应具备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提出明确要求。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

在《能力标准》颁布之前,关于职业能力的构成体系,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二分说、三分说还是四分说,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对辅导员的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进行了区分。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担负职业角色、履行工作职责、完成目标任务、胜任岗位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它是辅导员职业胜任力的核心内容。如一元论:刘金华认为核心能力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2];邵国平则认为教育能力是其核心能力,是最能体现辅导员有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二元论:钟意认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是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三元论:杨立新认为组织和管理能力、人生导航能力、工作研究能力是辅导员的职业核心能力[3];多元论:蒲清平等认为辅导员的职业核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教学技能、品德修养感化能力、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等[4];李永山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具有分思想教育与政治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指导能力等9项核心能力[5]。

职业核心能力是本职业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高校辅导员的多角色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能力机构是多元化的。笔者认为,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凝练过程中,多元论涉及范围过广,基本涵盖了辅导员的主要职业能力,以此作为核心能力,往往会使高校开展辅导员培养及培训时,难以有的放矢;而一元论二元论固然简单明了,但维度单一,其核心能力并不能体现其是辅导员岗位的独特性。故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对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凝练。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三个维度

由于《能力标准》于2014年3月颁布,至今仅两年的时间,学术界基于《能力标准》开展的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鉴于此,笔者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按照辅导员职业能力目标、能力取向、能力准则的要求,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凝练。

(一)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国家社会层面的职业能力目标

从辅导员的发展历史看,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应作为其核心能力。自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设立辅导员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跌宕起伏,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断发生变化,对其工作内容也不断赋予新内涵。大学生辅导员最初时就是被称为“政治辅导员”,在《简明思想政治教育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中认为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党组织派到各年级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干部。在1995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则将“学生政治辅导员”界定为“中国高等学校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0世纪对大学生辅导员的定位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工作重心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进入21世纪后,辅导员不仅是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从辅导员的职业任务看,职业能力是由职业任务所决定的。《能力标准》将辅导员的职业任务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1]。这些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支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的工作任务。《能力标准》明确指出辅导员是中共党员,其主要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色彩浓厚,而思想政治教育力影响着辅导员其他的工作内容的实效性,这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力是一种隐性能力,其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可以作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是国家和社会层面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是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目标。

(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是高校大学生层面的职业能力取向

“90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传统教育中的“就事论事”的问题解决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诉求。他们依然非常关注考研、就业与自身发展密切的现实问题,但对兴趣爱好、恋爱婚姻、创新创业等问题也非常感兴趣,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及危机干预能力、学业指导能力,而这些能力在《能力标准》中被明确指出。从教育、管理、服务的指向对象,即高校大学生层面上看,这些能力实质上就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学生角度而言,“辅导员是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高校教师,是学生权益的直接维护者,是对学生的全面性责任负总责的直接责任人”[6]。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要及时疏导大学生在恋爱婚姻、考研就业、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及时排解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烦恼,帮助学生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层面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

(三)信服力是高校辅导员个人层面的职业能力准则

从辅导员的工作效果看,高校辅导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谈心谈话是采取的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辅导员开展日常的谈话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辅导员要掌握基本的谈话技巧和方法,具备尊重、共情、倾听、接纳的基本技巧,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使自己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行为语言具有信服力,学生才会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辅导员,辅导员所说所讲的学生才能入耳入心入脑,学生的心理帮扶、心理疏导工作等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辅导员的工作体验看,信服力是辅导员职业荣誉感的重要来源。虽然《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很多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下达任务或请求辅导员协助,辅导员是“学生的高级保姆、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勤务兵、各院系的服务员”这种状况一时难以改变,辅导员在高校里总是感觉低人一等,职业荣誉感低。辅导员工作动力的最大来源不是高校管理部门,而是一批批学生的信任及他们的成绩,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信服力作为一项核心能力,不容忽视,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幸福指数都和信服力有关。

因此,从辅导员个人层面看,信服力应是辅导员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对辅导员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和准则。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共同体

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不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信服力这三大能力呢?笔者认为,不能单一地认为这三项能力就是核心能力,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应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一)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上述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共生体

从辅导员的入职条件看,《能力标准》要求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对专业没有明确要求。实际工作中,各高校在辅导员招聘时对专业不作严格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都可以,一些理工医科的院校为了更快适应专业环境,有效开展学生学业指导和规划工作,常从本校挑选一些优秀的非文科类本科生留校担任专职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现判断一名辅导员是否优秀和他所学专业并无太大关系。梳理历年来在辅导员职业大赛中获奖或是获省级、校级优秀辅导员称号的辅导员,均来自不同专业。由此可见,辅导员宽口径的知识储备与多元化能力的提升和整合主要是在入职之后,这直接决定了其核心能力不能是孤立的,必然是基于协调和整合观的能力共生体。

(二)核心能力的特点决定了上述职业核心能力是整合体

管理学领域里认为,核心能力具备: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是一种积累性学识。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应是一种基于协调观的整合能力,应与管理学领域下的核心能力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简单抽离式的提取上述职业核心能力并不能完全符合核心能力的特征。辅导员核心能力应是体现辅导员岗位特殊性,在开展《能力标准》中九大方面工作中运用到的,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并能强化工作效果的综合能力,应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不可替代的一种能力,如果说核心能力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则高校思政课教师同样可以做好;高校其他行政人员通过一定的培训也可以具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亦是存在一定的信服力的。核心能力的特点及辅导员的多角色定位决定了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只能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认为,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有机体,从国家社会、大学生、辅导员不同维度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信服力在职业能力结构中占的大比重,分别指向辅导员能力目标、能力取向、能力标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04.

[2]刘金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0,03:18-21.

[3]杨立新.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J].大家,2010,15:117-118.

[4]蒲清平,白凯,赵楠.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04:95-100.

[5]李永山.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5,01:82-85.

[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安徽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高校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及培养研究(SK2015A051)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高校辅导员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探讨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