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7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

2016-05-14 10:40王玥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俄罗斯

王玥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的特点、产生的渊源、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俄罗斯 讽刺小说 主要特点

一、引言

讽刺文学就讽刺对象与主题而言,主要用于揭露讽刺对象的落后、腐朽与丑恶,通过对其进行贬斥与否定,达到纠正与改良的目的[1]。十七世纪的俄罗斯讽刺小说对于俄罗斯文学来说是一种里程碑似的开端,因为它与十八世纪后新兴的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古代俄罗斯文学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古代俄罗斯文学的一个分支,历史文学与国家和上层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十七世纪的俄罗斯讽刺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产生的渊源

一种文学的发展与成熟,既是艺术自身内部的发展与完善,又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1]。从俄罗斯文学传统来看,讽刺文学的出现主要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紧密相关。俄罗斯讽刺文学的出现是俄罗斯社会底层小市民阶层自我意识萌发的结果。十七世纪,作家们所著的文学作品比重急剧增长,扩大文化的社会基础引起了基层群众创作了有关对于生活的嘲笑与讽刺的文学。这些基层群众——只是平民百姓、小官吏、识字农民,贫穷的神职人员,他们可以用自由的语言独立地讲述讽刺作品。俄罗斯十七世纪的“暴动”,市镇居民积极参加暴动,直接导致了十七世纪下半叶民主讽刺小说的产生,讽刺文学中的反封建方向使得她与口头诗歌间的差别缩小,主要表现在有关于动物的讽刺童话,有关法院不公正的讽刺童话,以及反神甫的童话。民主讽刺小说正是从这些民间讽刺文学中,汲取了题目、文学形象、艺术描写手法。正在不断壮大的俄罗斯社会阶层与正在发展的俄罗斯文化相符合。然而在他们发展最强烈地出现了宫廷诗,宫廷剧院,对于欧洲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研究和平民阶层的有美感的书面语言。这种匿名的接近于民间口头创作的城镇居民创作的趋势应当用术语“民主讽刺”来解释,如果要给这一文学阶层增添有关讽刺的公认的概念(讽刺一般会否定某件事物,揭示一些人的嘴脸、制度法规、社会现象,既可以像古典文化中那么严肃,又可以像新时代文化那样风趣幽默)即为讽刺小说。

十七世纪,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通过此次的改革,俄国逐渐摆脱了自古罗斯时期以来的荒蛮、落后、保守的民族特征,并逐步与西方欧洲文化相融合,促使俄国走上了西式化的现代化道路[1],对于俄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彼得大帝在宗教领域的改革,改变了以往的政教关系,使俄国的教会受控于沙皇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促进了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教会在人民心目中不可动摇的至尊地位大大动摇。因此,到了十七世纪,俄罗斯文化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中世纪时期源于宗教对于人们肆意大笑的严令禁止逐渐消失了,人们心中认为笑是不成体统的行为的意识亦逐渐淡化,在此期间便出现了讽刺小说。如果说五个世纪前只有极少数的作者想要写文章引读者发笑的话,那么到了十七世纪却出现了完整的具有民主性讽刺文学的流派。第一部讽刺小说广受读者喜爱,但其作者是匿名。

三、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的主要特点

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题材较少。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的题材主要分为四类:法院腐败与审判的不公正,神职人员的不良行为,嘲笑酒鬼们在酒馆里的陋习,家庭中的不成体统的现象。例如,在讽刺小说《舍米亚金法院的故事》中描绘了法院中法官受贿的现象;小说《卡利亚津的禀帖》是以向修士大司祭加百列控告卡利亚津圣三一修道院的修道士们的形式展开的,讽刺小说选择俄罗斯最大的修道院之一的卡利亚津男人修到院作为揭发和讽刺的目标,并且允许作者揭发十七世纪俄罗斯修道院的典型特征,修道士完全远离尘世的忙碌,这么做是因为让自己的肉体死去而听命于祷告与忏悔。在修道院的墙的后面隐藏了酒足饭饱、纵情玩乐、醉生梦死的生活,在讽刺模拟题材小说中,修道士眼含热泪递呈禀帖,向特维尔大教主和卡希·西蒙抱怨自己的新修士大司祭——加百列修道院的男修道院院长。禀帖中写道,要求赶紧更换修士大司祭,让有能力的人担当,而所谓有能力的人就是每天躺着,喝啤酒和红酒,从不去教堂的人,这也是对于反抗自己的压迫者的直接恐吓。

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与中世纪的作品具有本质的区别。中世纪的戏仿作品具有笑的特点,笑并不指向戏仿对象,也就是说,并非要否定或取笑所模拟的对象。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用喜剧性的结果讽刺现实。例如,在讽刺小说《舍米亚金法院的故事》中描绘了法院中法官受贿的现象,然而作者却没有着重笔墨描写对于恶劣受贿的揭发,反而将重点放在描绘那些啼笑皆非的判决,在这些判决中犯罪可以用喜剧性的报复惩罚。在小说中,原告是一位对已然生活绝望的穷人,来到桥上想要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却无奈在坠落过程中意外地砸中一位毫不相识的老人,本来自己想死,却一不小心砸死别人,自己侥幸活了下来。老人的儿子作为原告将这位穷人告上了舍米亚金法庭,而舍米亚金法院无法经受金钱的诱惑收取了贿赂,最终的判决便是可以让被告站在桥下,让原告同样地从桥上跳下来把被告砸死便做了事,自然,原告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与中世纪讽刺作品只是表面上有所相似,实际是有本质区别的。

俄罗斯古代的讽刺诙谐作品通常不以新的体裁写成,而是模仿已有的固定形式与体裁[2]。在17世纪的俄罗斯,这一类引人发笑的文学尚未拥有自己的派别种类,讽刺小说只是单纯地滑稽可笑地模仿不同种类古代俄罗斯艺术文学和公文(例如:法院诉讼,禀帖,通俗医书,学者之间的对话,书信,字母,嫁妆清单,等等)。小说《小酒馆的工作》甚至讽刺性地模仿了在教会中的供职,匿名的作者将一位酒徒的一生描绘成了一位声名狼藉的基督教的苦难圣徒的传记,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精准娴熟地再现了供职单位的结构和专门用于祈祷和诗词中的言语。

十七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讽刺小说的作家在书中很愿意描写人民日常的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恰恰是在以往文学中作者不愿甚至是不屑描写的,例如在历史小说中实际上几乎没有有关日常生活的描写,毕竟古罗斯的读者们已然习惯只关注重要的人物,并且在描写那些重要人物理应把他们生活中的有“损尊严”的生活细节、琐事排除掉。但是,在讽刺小说家虚构出的文学世界里,这些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显得完全恰如其分。这样约尔士·叶尔绍维奇(同名小说主人公)可以极力夸耀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会更加精确地描述他是如何“吃鱼汤时加胡椒、醋和番红花,并且把它装在有装饰的器皿中”的。

17世纪俄罗斯讽刺小说与欧洲讽刺小说关联。俄罗斯十七世纪的讽刺文学与同时期的欧洲讽刺文学十分相似,但是彼此又有区别。如果说在欧洲讽刺文学中有代表——德国的、捷克的、弗兰德和波兰的话,那么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一个共同的人占据了他的位置,那便是没有名字的人。他把自己对于世界的观点用一位一贫如洗的人的字母表达出来,这里在字母表的顺序中,从字母аза到字母ижицы,把即兴的对话安插在没有姓名的主人公身上,是详细的独白的总和。

17世纪俄罗斯民主讽刺文学与民间讽刺文学共同发展。共同的思想意识上的倾向,清晰地体现阶级利益的思想,没有使讽刺文学与民间文学缩小差距,进而使讽刺小说过渡到民间口头创作文学的无谓说教。根究民间讽刺文学的经验,讽刺小说的作家经常会使用正式的书面语和教会文学的形式写作,主要的揭露方法可以称为讽刺模仿,用夸大的手法和使用隐晦意义的话语,讽刺小说中没有名字的主人公带有广泛的艺术特征的概括。诚然,主人公会失去个人特点,他身上的仅仅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尤为重要。民主讽刺小说的巨大成就表现在艺术形象上,在俄罗斯文学首次出现了底层贫困人民的是日常生活,赤裸裸地还原了它原本的样子。

四、结语

十七世纪的讽刺小说的出现由于真正的文学靠近了一大步,其讽刺思想在十八世纪有了进一步发展,而到了十九世纪达到了巅峰。

参考文献:

[1]司俊琴.中亚东干讽刺文学与俄罗斯讽刺文学传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76.

[2]谷玮洁.论俄罗斯文学的讽拟渊源.攀枝花学院学报,32,6:81-83.

猜你喜欢
俄罗斯
在俄罗斯感受“五一节”
俄罗斯猫展
战机在叙被击落惹恼俄罗斯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2012——俄罗斯别无选择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墙怎么倒了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