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波 刘宝才
摘 要:社会市场急需职业翻译人才,高校却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匮乏、平台搭建不完善等现象。完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师资力量、搭建翻译平台。
关键词:翻译人才;课程设置;合作平台
作者简介:陈望波(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与教学;刘宝才(1973-),男,江西德兴人,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翻译与教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一般项目“基于ESP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编号:15WX303),主持人:陈望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93-04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国语言服务业伴随经济的增长,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在国际地位的声誉日益增长,中外合作交流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使得中国市场上语言服务的客观需求大幅度提高。《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以翻译或本地化服务为主营业务或主营业务之一的企业有5287家,其中70%位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五个省市区[1]。然而,《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也显示,行业以微型企业为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翻译及其他从业人才严重匮乏。全国有职业翻译共6万余人,国内在册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以上,这根本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2]。随着经济全球化和IT技术的深入发展,本地化(对全球化产品或信息内容进行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处理)将快速发展,这必将催生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当务之急应解决市场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的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显示,截止2013年底,有64%的翻译服务业中译外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高于外译中。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侧重对内译介西方文化和文明转化为侧重对外译介中国文化和文明,翻译在推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培养高端的翻译人才是高校的时代使命。
一、职业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2015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这也反映国家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了《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强调要先满足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重点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扩大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在翻译领域,为了填补我国原本缺失的高层次、职业化翻译教育的空白,中国截止2010年,虽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全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达到158所,然而,由于一些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仍然沿袭传统的学术型翻译教学的理念和模式,结果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一方面翻译行业紧缺大量合格的翻译人才,另一方面许多翻译专业和外语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3]。翻译不仅仅是文字转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跨文化再创作的能力,而市场上,由于许多翻译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翻译训练,翻译职业道德缺失,翻译技术质量差,胡译、硬译现象屡见不鲜,故国内的语言服务供应商经常抱怨市场上缺乏精通中外两种语言能力的人,缺乏既愿意学习翻译技巧和翻译技术的人才[4]。
为此,针对市场翻译人才的“缺且不精”的特点,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研究者认为“翻译+专业”、“专业+翻译”和双学位的模式将成为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5];也有研究者认为在翻译教育中,不仅要达到翻译课堂中的合作,既包括实际课堂,也包括虚拟课堂,既包括师生合作,也包括学生合作,还要达到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强化教学与行业的联系[6]。张瑞娥就翻译人才培养的师资方面做了调查和研究,分析中国翻译教师的现状后提出角色实现应以复合过程为导向、以翻译产品为旨归[7]。田艳提出了翻译教师要具备信息技术素养[8]。
二、高校职业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家加强了重视,国内教育专家给予了人才培养的理论指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职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实践平台搭建、师资短缺等。这些问题都表明国内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急需和高校职业翻译人才培养不足的矛盾。
(一)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笼统单一
翻译学科是一门新型学科,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由于该学科定位较晚,国内翻译课程研究理论相当薄弱,学科的培养方案目前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各自拥有自己的培养模式。总的来看,许多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主要依据师资开设课程,忽视了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的需求。一般来说,翻译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专业必修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拿笔译来说,专业必修课通常由翻译概论和基础笔译为主;方向必修课大体以文学、经贸和科技翻译为主;选修课由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和翻译理论构成。以江西师范大学的笔译专硕课程来说,第一学期开设了英汉语对比研究、对比口译、中国语言学和二外;第二学期开设了翻译概论、中外翻译史、基础笔译和科技翻译、同声传译和交替翻译;第三学期开设了中西翻译理论、经贸翻译、文学翻译、同声传译和交替翻译。笔者认为,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以上课程初步达到了培养高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要求,但是要满足当前市场翻译人才的需求,这种课程设置显得有些滞后。一是课程设置方向性不强,口译课程在笔译专业所占课时偏多。二是专业课程设置较笼统,即便有时代感较强的经贸翻译课程,也只是开了一个学期草草了事,经贸课程未得到细化展开。三是实践课程比例远小于理论课程,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大体相同。四是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没有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总的来说,该课程开设较为笼统,方向性不强。所以,当前翻译专业硕士课程的设置已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很难满足市场翻译的要求。
(二)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近几年来,面对市场急需的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迅速发展。但大力发展的背后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且受到各方面的限制,高校的翻译师资短缺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2013年到2015年的国内高校英语语言专业教师招聘公告中看,翻译方向的教师需求成为榜首。这些高校中不乏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高校,如上海理工大学笔译和写作方向,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立信学院等也有翻译方向的要求。其他地区有相同需求的还有天津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等专业院校。江西师范大学为了引进翻译方向博士生,提供更多优惠政策。这些足以证明高校翻译教师的缺乏。不言而喻,在影响翻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师资建设是翻译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翻译人才培养最大瓶颈。翻译方向在高校起步较晚,高校现有的教师大多属学术型的,且方向多为语言学、教学法和文学。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教师来指导,目前指导翻译硕士的导师有一半以上是跨了方向的,结果是课程设置随教师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理论为主。从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来说,教师自身除了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应具备其他素养包括翻译理论与研究能力、翻译实践能力、翻译教学理念和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翻译市场运作能力。这些能力构成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信息技术能力和市场翻译把握能力。高校新引进的教师虽然具有上述基本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自身实战经验不足、教学内容和重点把握不定、区域环境不熟、本土化文化了解不深、结合市场的翻译动向有待摸索等问题。
(三)翻译平台缺乏
翻译平台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一个训练场,是培养学生翻译实战能力的基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公司应运而生,需要语言服务的公司、企业越来越多;一些高校的综合实力发展势头勇猛,但不论是公司、企业还是学校,翻译平台的搭建却并不完善。《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以翻译或本地化服务为主营业务或主营业务之一的企业70%位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五个省市区,地区发展极其不均衡。语言行业以微小企业为主,创新能力不够,缺乏有效的企业资质评估体系。对江西高校专业硕士生来说,他们很难在市场上寻求到高要求的平台来锻炼。此外,除了外语专业院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其他专业院校并没有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甚至有些地方院校从未重视过英语教学,更不谈翻译合作平台的搭建。
三、高校职业翻译人才培养对策
翻译人才紧缺和经济欲望膨胀的时代,一个高端的职业翻译人才不仅要有很强的思维模式,更要精通双语、翻译知识、实践具体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此外,完善一个职业翻译人才的个人修养也是高校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一)优化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培养目标上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定位必须明确,且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得以体现和实现。笔者认为,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际竞争力,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市场走向、预测市场趋势、依据市场发展规律来制定课程设置。应用型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市场,进行优化。
1.实用翻译细化。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翻译方向,如广告翻译、网页翻译、银行翻译、外交翻译、法律翻译。
2.课程多元化。就翻译课程设置而言,三个模块必须涵盖:翻译理论课程、翻译实践课程、相关专业课程。选择不同方向的学生在课程选择上也不同。以广告翻译专业为例,学习广告翻译学生应该选择翻译基础理论、语言学、翻译方法、文化翻译、广告学的相关课程和广告翻译实践,还有重要的翻译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
3.增加本地化课程。翻译学生必须选择一些本地化特点的课程,如本地化项目管理、软件本地化、网页本地化及跨国工作问题等。以江西高校的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来说,瓷文化、禅宗思想经典以及红色旅游等都是赣文化中闪亮的文化名片。高校在开设课程时,课程设置方向除广告、经贸翻译之外,可以开设方向明确的本土化特色课程如陶瓷翻译、红色文化翻译、禅宗翻译等。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以后的翻译生涯奠定坚定的职业道德责任感。
(二)完善师资力量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作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主要基地,是否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作后盾,将决定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中去的高智能的创新人才。根据上述翻译教师短缺的问题,笔者认为完善师资力量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都要做出努力。
1.学校人事部门努力做好人才引进计划,特殊人才,特殊引进。思想要与时俱进,放眼于翻译人才培养。在物色人才时,主攻方向不仅在国内和国外的高校,还要转向一些大型的国际翻译公司,因为高校有高层次的翻译理论高造诣的人才,翻译公司有实战经验丰富的实用翻译人才。
2.学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计划,做好现有教师的“转型”工作。根据翻译专业教学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派教师出国或在国内专业学校深造,有目的地在3-5年提升教师的翻译理论与研究能力、翻译实践能力、翻译教学理念和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翻译市场运作能力。与此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攻读翻译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为他们进一步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3.学院要强力打造翻译人才团队,学院翻译教师要有团队意识,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这种合力不仅发挥在教学上,还要发挥在校外的业务承接上,打开市场的大门。这不仅有利于课内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校外的实习基地。
4.教师要“走出去”“请进来”。教师可以走进市场,在翻译公司兼职工作,积累实战经验。与此同时,学院可以邀请市场翻译工作者走进课堂,与学生和老师分享翻译经验。
(三)搭建翻译平台
教育部长袁贵仁2015年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中强调推进协同育人,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机制。建立合理的院院、校校、校企和校政合作平台是时代的召唤。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可以分两个方向去建:
1.在校内,学校加大投资,在校园建立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训室,包括听力室、微格教室等。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翻译教学平台。教师在平台的功能上加上网络资源、语料库、翻译记忆、智能学习、教学评估的模块,使教学变为动态,让学生主动在网络上做而不是在课堂上听,这样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也通过努力实现翻译实战过程。与此同时,翻译学院与相关方向学院建立交流平台,让相关专业的老师通过课堂教学、讲座以及交谈的形式传授翻译学生方向课程知识。
2.在校外,学校、学院和教师要加强合作,积极配合,广开思路,主动走出校门,与兄弟院校、校外翻译公司、政府外事办、外联机构、外贸公司、工厂等合作,建立一个产学研的模式。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学习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已建的平台去实习锻炼。这样,教师和学生不仅提高实战水平,也能与市场接轨,了解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调整教与学。同时,这种平台的建立扩大了学校的声誉,还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服务。
诚然,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高等院校是不够的,翻译市场也应该就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再者,在高校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上,除了上述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和平台搭建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制约着人才的培养,包括学校的管理、学生的素质、教师的个人情感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QW6ZDwQjFyJXFZG4otAkq1w_1_ySGq3
BR1pX78UINs7kLivgL3y6PXFC16eR66vHGF0EXtd0GDCxEJ8gWQhcM72TdQWAz5518VF9sowLE
da.
[2]尚亚宁,曹敏杰.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的翻译人才问题思考[J].中国出版,2012(20):13-15.
[3]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7-60
[4]韦忠和.2012年及未来几年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翻译,2012(3):71-74.
[5]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2011(3):2-8.
[6]肖维青.技术·合作·专业化——蒙特雷国际翻译论坛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1(4):42-46.
[7]张瑞娥.中国翻译师资现状与角色实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4):82-85.
[8]田艳.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J].中国翻译,2012(3):69-70.
责任编辑 秦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