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多利益主体;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庄小将(1972-),男,江苏南通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学生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533),主持人:庄小将;江苏省教育厅201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云计算环境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编号:2015SJD717),主持人:庄小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33-04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已经占据了高校招生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层次,弥补了高层次技工人才的不足。但是在规模扩展的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从各种媒体统计数字来看,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很低,不少学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的专业甚至毫不相关。为什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低呢?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关注。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将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m)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个人和群体。谈松华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文中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大学组织内部及外部的管理上。随之,众多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引入到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上,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其实就涉及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多元利益主体。每一个主体都会诉求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冲突将会进一步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1]。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客观地分析各就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各方的利益诉求,探索共同利益的实现途径,可以使其在高校云集、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突破重重包围,走出一条自己的办学特色之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将成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视角。
一、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识别
利益相关者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如何识别职业教育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分析,职业教育的投入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政府、学生家长、企业对学校投入的主要是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实训设备等有形资产,职业院校教职员工投入了无形的人力资本。职业教育的产出主要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其中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高职院校教师、产学研合作单位、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捐赠者、校友、社会公众等通过直接和间接参与职业教育而获取的收益。
如何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和划分,本文结合美国学者米切尔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多维细分法,从权威性、合理性、合法性三个维度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结合米切尔的观点,符合权威性、合理性、合法性三个条件是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符合两个条件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符合一个条件是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本文结合权威性、合理性、合法性三个维度,采用Lickert五点量表法设计问卷,根据高、中、低三个标准对问卷调查分析,梳理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分为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高职院校教师、产学研合作单位、学生、用人单位,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职业院校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没有人能对职业院校行使独立控制权等。为了便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本文将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高职院校教师纳入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单位和用人单位纳入企业。最终认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主要是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企业三种。
在利益相关者分析中,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招生和就业的主链上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势必考虑自身的利益,学校科研、人事、财务、后勤、教学实践、学生工作都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图1)。
高职学生支付一定的学费,就是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最终能够得到理想的工作。而高职学生获得理想的工作就是现代社会分层和流动的逻辑(如图2)。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现在的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只有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政府很难要求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等方式的办学,更难要求企业接收不适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各利益要求己经出现了分化,高职院校、高职毕业生、企业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
二、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因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诉求不同,本文将从高职毕业生个体、高职院校及企业人才需求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的角度进行剖析。
(一)从“入口”到“出口”:基于高职学生的视角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属于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应该根据自己的利益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入口的合适的专业对学生后续的就业工作很重要。但是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很多学生不是考虑自己自身的能力、自己的专业兴趣,去理性的选择专业,而是考虑这个专业是“冷门”还是“热门”来选择专业。更多的高职学生是依靠父母的选择,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出口”方面,由于大学长期以来是精英教育,大学生毕业都能够充分就业,但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是大众化教育了,分配模式已经是“市场导向,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阶段。而“出口”处的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对现今的就业形势还是不太了解,不是主动地去获取单位,而是被动地去找工作,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就业[2]。
(二)难以突破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瓶颈”:基于高职院校的视角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改革,高职院校为了自身发展目标,势必关注其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更多的高职院校没有主动适应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没有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特别是没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去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3]。笔者在对高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更多的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及就业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着矛盾,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不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来设置,而是追逐热门专业,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趋同性。第二,高职院校盲目办学扩招影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在学校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频繁更换盲目办新兴专业,因而这些新办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存在很大问题。第三,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手段、实践环节、教学方法、专业设置诸方面没有创新,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更多的毕业生不能将自身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缺乏创新性,将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困境:基于企业人才选择的视角
现阶段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学校对其设施的投入,大部分高职院校实验设施不足、技能教师严重缺乏,导致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较低,这种结果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现在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很多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不具有专业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资源的原因,对职业培训体系的职前培训这个环节不重视,特别是专业与职业特点两者关系的融合不重视,大部分高职毕业生职前培训缺失,很多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这些因素都会使企业很难获取适应企业发展的学生。笔者曾经对多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进行随机访谈,大多数企业追求用人成本最小化,希望招聘的毕业生能够很快地适应岗位要求,他们需要招聘具有阅历和经验的人才。但是一般新入职的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用人单位又不想投入资金去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因此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需要高职院校更关注人才培养质量。
三、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从企业、高职院校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利益诉求上来分析,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希望能够招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学生。高职院校希望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能够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而学生希望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教育,能够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能够获取较高的收入。因此在市场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已经出现差异与分化的趋势,作为这三方都具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下面从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上来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高职学生的层面
高职学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核心与主体。就业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良好的择业技巧。高职学生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和积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才能具有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刻苦踏实精神等,才能适应将来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高职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扎实的职业能力,要加强选修课的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以适应企业对多种知识能力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拓展个人特质能力的空间与深度,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二,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可以遇到各种问题、可以面对各种人,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第三,明确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积极提升就业能力。高职学生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有步骤地达到目标。
(二)高职院校层面
高职院校只有通过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努力使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者之间达到一个理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好:第一,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设置专业,根据人才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调整专业,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把真实的社会需求及时反映到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将就业能力培养整合嵌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学生从事职业基本胜任力的培养。第二,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由过去的单一型、理论型、适应型人才培养转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将精英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改变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精神、动手能力强,具有职业素养的高技能技术人才。第三,加强学校实践设施的建设,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社会实践形成正确认识,强化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第四,加大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工作的机会,通过实践锻炼,使用人单位提前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情况,增强学生和企业单位的信任度[4]。
(三)企业层面
现代社会,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标准是具有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行为标准。而企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因此企业应重视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专家针对现阶段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专业建设规划,学校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负责新专业的设置。第二,课程设置方面,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对人才岗位的要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企业和高职院校应该共同确定课程体系,编写相关的校企合作教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企业岗位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第三,企业应该主动参与到订单培养中,从先期学生选拔、培养方案制定以及培养过程中的评价,企业作为用人方能够全程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在订单培养中可以营造相应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让学生早日融入企业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韦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效益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3):140-144.
[2]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13-15.
[3]苏益南,齐鹏,朱永跃.创业型经济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培育[J].企业经济,2011(9):152-155.
[4]王君毅.基于和谐理念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1(23):27-28.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