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语文课的上法更是花样层出。在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了,权利下放了,课堂气风活跃了,然而许多老师对《课程目标》提出的基本常规却有点淡忘了。本文从说话和审美教育两方面进行探究和总结,旨在摸索一条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语文老师还是应该把教学生说好话、感知欣赏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来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说话;审美
说话,除了哑巴,人人都会,还要专门学习训练吗?要,说话是一种能力,里面学问大着呢。尤其是儿童,正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更要加强训练;学习说话,应是语文教学里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人们掌握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的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而说和写管表达,也就是通过口头和书面发出信息。在这四种能力里,实际上听和说的能力尤为重要,也用得最多。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说话能力就很被看重,儒家还把它列为教学内容之一。今天,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际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和扩大,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事业上的成败影响就更大。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更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说话教学。
一、教学生会说话,说好话
语文课承担着学习、传承母语和有效阅读、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因此教语文首先是教说普通话。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自身的语言美。范读课文时通过汉语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使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既传达了情感意义,又增强了审美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然后应留出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练习,只有多练,才能使学生把从课文中读来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但是,多练不是单纯地增加练习的数量,而是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要讲究质量,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练习也不应只限书面练习,要有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课堂中要有讲有练,既给予学生知识又培养他们的能力,使语文课既有“读”的实践,也有“动口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动笔写自己想法”的实践。我们设计教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设计出一定量的教学时间和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语言实践。
例如,我们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出示“榕树长得很茂密,叶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翠绿的叶子看上去很鲜亮”与“榕树长的很旺盛”,这样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让学生比较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就完事了。如果我们把这个练习改变一下,先让学生读原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再说说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树木,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枝叶交织,生机勃勃等。再用多媒体出示树木葱郁的画面后让学生互相说说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景象,说后再写出来,写出来再互相修改后,最后读给全班评议。这样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了动口、动笔的实践机会。这种练习不仅是让学生在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在提倡和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自己语言仓库中积累的材料,加以运用。
二、教学生感知美、欣赏美
汉字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一)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
“言为心声”。语言是传递心灵信息的工具,是师生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媒介。教师的讲解、启发、提问等都需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做到准确严密、字字珠玑、生动有趣,幽怀深情。对儿童来说教师的语言尤其重要。语汇、语速、语调、语态都要以“美”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教师要善于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势和方式传递给学生,必将春风化雨,恰似秋叶融情。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语言还要不乏幽默与诙谐,他往往给人的情感以滋养,给人的心灵以抚慰。
(二)指导学生体会课文描绘的景象美
通过课文中景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如:《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课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课文描述,捕捉美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在讲《颐和园》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追蹑作者的踪迹,神游“长廊”,领略那“昆明湖的旖旎动人”,“欣赏金璧高耸的万寿山”,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审美的情趣。在讲《颐和园》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追蹑作者的踪迹,神游“长廊”,领略那“昆明湖的旖旎动人”,“欣赏金璧高耸的万寿山”,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审美的情趣。
总上所述,通过多年的探究,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不管形式怎么变化,课堂教学如果以文字、语言、美感为根本,就会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真、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也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