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棠
摘要: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现状入手,寻找“问题引入”的角度,凝聚推动学生发展的力量,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之——“问题引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题引入;有效教学;学生发展;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00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认识而螺旋上升的过程。可见“问题”是学习的源动力,是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是支持有效教学的基石。教学中引入的问题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 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学到什么或学得怎样来衡量教学的效益。而化学课程改革是以有效教学为指导,其的目的是使每位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素养。那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中,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支撑点就是引入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引入问题,引入什么样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2. 课堂教学的行为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使用中,我们开展了“以问题为支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的专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了解到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以下现象值得深思。
① 教师重讲授,轻学生学习方式
调研统计,课堂上32%的教师统领讲台,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在建构而是在堆聚。这种没有“问题”设置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全面占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能力从何发展?
② 教师重知识教学,轻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常规课堂很难看到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时的思维碰撞,使得三维目标的教学变成了一个维度。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缺失的教学长此下去,学生还会思考问题吗?
③ 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统计可见,19%的教师一节课的板书无课题 。初中化学知识虽然简单,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如此简单,甚至简化!没有以“核心问题”展开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④ 整齐划一的习题训练,扼杀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质疑精神又从何谈起?
如此种种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其结果是学生对预期目标的达成度较低,学生的收益与教学时间的比例失调,教学活动的价值缺失等等问题,究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有效问题的设置。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透,重组、加工教材的能力不足,课堂上为了教学的宽度而牺牲了教学的深度,因而学生的学习是浅层次的。
(2) 探究活动缺乏核心问题。从形式上表现为验证多探究少,加之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少,没有引起思维的深层次碰撞,因而从内涵上表现为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3) 认知冲突性的问题讨论形式化。课堂上师生互动频频出现,学生的讨论虽然是选择一个话题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的,但有的问题提得很大,学生无从回答或抓不住重点,有的问题提得很小,讨论的价值不大,合作学习中思维互动的效益很低。
(4) 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同化而忽视知识的异构。有的教师为追求所谓“完美”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学习,这种行为突出地表现在教学评价中:一是对学生实验情况的评价,往往是忽视实验失败的小组,回避问题,不能客观对待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实际上,这些异常状况正是学生深加工知识的契机,学习中生成的新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围绕生成性问题展开教学,能促使学生更理性地认识事物,科学合理地建构知识;二是在学生自评中比较注重自己的收获和优点,而对存在的问题质疑较少,这说明学生自信的理念需要培养、反思的深刻性还需要加强。
(5)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教师的反思少、实践少,没有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转化成研究专题,因而不能够从问题的角度探索学科教学规律,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是在理性认识内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课程理念、自身能力还是实践操作层面,教学低效性的种种行为表现,都凸显一个问题,就是教学中师生的“问题意识”淡漠,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推进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有趣的化学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怎样从“问题引入”的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问题引入”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中蕴含着一个道理——教学中的碰撞与共鸣,当学生带着问题互动时产生了思维碰撞,才能引起共鸣!那么,教学中引入的问题从哪里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新?
1. 创设情境,寻找“问题”的切入点
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使学习更为有效。创设情境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认知冲突的一种教学境地。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从这种特定的教学情形中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联想质疑,在这种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形成新认识。我们知道,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已有知识,那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教师自身对所学内容的全面认识与分析,因为教学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所提问题的质量,如问题的深广度、问题的方向性等。
案例1 《碳酸钙》学习情景
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修建的皇家园林,修建圆明园使用了大量汉白玉石材。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他们在园内大肆抢掠,到处放火,一些用汉白玉修建的宏伟建筑经大火焚烧,酥裂开来,变成了碎块。
根据以上信息,你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石灰石经高温加热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为什么坚硬的汉白玉石材经大火一烧就变成了碎块?等)
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给学生创造了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景,找准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切入点,在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化学变化奥秘的过程中,较好地体现出化学知识中蕴涵的能力价值和人文价值。
教学中,我们要留意身边的一些化学现象,善于收集科学史实、新闻图片资料、科技信息,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直观手段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证明用这些情景素材,能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意义的、高效的。
2. 基于核心知识,使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载体,富有逻辑性的问题更能使课堂引人入胜、回味无穷。因此,教学中要围绕学生认识发展的关键点和思维障碍,设计出有梯度的问题,形成提纲式的“问题链”,以问题驱动学生,既能有层次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又能从知识的衔接和过渡上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这里我们所说的“问题链”并不是让教师把一个整体的内容分解为若干琐碎的提问,否则课堂上就会出现“是不是”、“对不对”等浅层次的“问答式”现象,这样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只能是浪费时间,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中,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整体认识物质的思维方式。
具体来讲,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突出学科特点,分析教学对象,开发课程资源,把教材内容重新组合,使零散的知识围绕一条主线而问题化、层次化。组织教学活动时,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借助学生原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的脉络建构知识,将教材中显性的、静态的知识变为学生学习的动态信息,使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异构,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有效学习。
案例 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主题教学的问题线索
问题1:我们知道,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那么,你对“物质的溶解”哪些问题感兴趣?请提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学生提问: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等?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为什么不同?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与温度有关?溶质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等)
问题2:根据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请你推测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物质的溶解性?(组织学生探究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学生猜想: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高低、颗粒大小、溶质的多少、溶剂的多少、搅拌、压强等)
问题3:你怎样在室温条件下配制一杯最甜的糖水?(承上启下,既是对影响溶解性因素的综合应用,又驱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问题4: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强化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再认识)
(学生质疑: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化吗?饱和溶液再加热能变不饱和吗?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能否再溶解其它物质?等)
教学过程中基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这一核心知识,预设的这四个富有逻辑性和驱动性的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条问题主线承载着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这种清晰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提出的新问题,又引发了学生的后续学习。
3. 关注学习方式,设计出学生活动中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思维上的真正参与,也就谈不上学生的发展。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学习化学,要突出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当我们创设了恰当的情景后,相应地就要提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而问题的指向性、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思维容量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益。那么,怎样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或化学学习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成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目标之一。
案例3 (学习中生成的问题) 当学生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对“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这一结论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碱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我们肯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于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1)配制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发现无色酚酞试液遇到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瞬间变红,最后变成无色;(2)分别向少量的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钾中加入水,然后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案例4 (教师预设的问题)现有两瓶溶液: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取两种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时溶液先变红,逐渐地变成无色;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探究产生这种异常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比较上面两个案例,同样是对碱的性质的再学习,案例3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浓碱、稀碱及可溶性碱与不可溶性碱对酚酞变色的影响,从而界定了“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外延。而案例4是对碱使酚酞变色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可以肯定设置问题的出发点和实验情景都很好,但是探究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知道,酚酞在此情况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初中生的知识基础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学得很辛苦,结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就是一种低效的教学,这样的探究问题就需要考虑它的价值所在。
4. 以学论教,把反思性问题内化为教与学的新行为
有效教学需要师生的反思意识,通过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发展需求来设计教学。那么,课堂教学评价中就要以学生的“学”来反思教师的“教”。可以问自己: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有效果吗?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吗?就学生的学习投入而言有较高的效率吗?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从教师反思的角度,来关注学生的收益。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学习活动、运用的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的分析,将反思性问题升华为教学研究专题,不失为有效教学的好途径。反思求优化,优化促有效。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学生个人需求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自评中,既要反思自己的活动成果又要反思课堂的活动表现,以问题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知识和方法再一次提升,可以自问:我能主动提出问题吗?我是怎样学的、学得怎样?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通过学生外显的活动行为和内在的能力提高来衡量教学的效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把反思性的问题内化为新的学习行为,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措施,这才是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所在。反思促进发展,学生发展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就实现了。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价值的“问题”来支撑,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营造探索氛围,让“问题”成为支撑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基石,凝聚成推动学生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 有效教学方法[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 吴俊明,骆红山.教学中的问题与课堂问题系统[J],化学教学,2012,(1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