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写作教学;“言为心声”;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61-01
【作者简介】葛德均,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江苏南通,226000)教师,高级教师。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的作品《戴小桥全传》里,有一位被学生们称为“哥们”的“好玩老师”毛小弟,他在教学生写作时采用“两面派”作法,让孩子们写两种作文:考试作文按老师的要求写;平时自己写作文,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呢,学生自己写的作文是最有趣的。无独有偶,著名特级教师孙芳铭先生前些时传给我一篇淮阴中学徐晓驰同学的《作文,做文》,小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对“小情小调”但却是“言为心声”的文字的喜爱。孙芳铭先生让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该予以鼓励和肯定。
我们都有过学生时代,都曾经喜欢“小情小调”,都愿意“言为心声”。作为语文老师,我的这种感受尤为深刻。我的初中,是没有中考也没有高考的年代,但语文课也写作文,写的是批判性文章。十几岁的孩子,哪会写这样的东西?抄呗。我也抄,但我不同于其他同学的全文照抄,我是改头换面、模东仿西,多少有一些原创的文字,因此老师经常表扬我,读我的“范文”。然而,我更愿意写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和日丽、草长莺飞,尽管当时这些是不许写的。我的语文老师念过南通师范,是城里来的先生,他倒是偷偷地鼓励我写花草山水,还偷偷地给我几本“欧阳修”“柳宗元”和“朱自清”“郁达夫”。于是我才有了对“语文”的终身热爱。
走上中学语文讲台的我,也有点像梅子涵笔下的“毛小弟”,就喜欢让学生“言为心声”,自由自在地写自己愿意写的文字。布置作文时,很少只出一个题目,总有两三个题目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改标题或者自己拟题,反正学生觉得写什么“爽”、怎么写“爽”,就让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当然,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了,再给他们一些考试作文的“枷锁”和“招数”,这时候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便不觉得有太烦的束缚与无奈了,甚至感到是另一种的轻松与自由。
平时,我喜欢让学生写随笔。我发现,当学生处在不受拘束的自由状态下,表情达意,抒写性灵,宣泄感悟,达到了才智发挥的最优化,获得了舞文弄墨的成就感。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愿意写的文字,首先要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阅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因此,多读名篇佳作是会逐渐熟悉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让学生自由阅读,使之成为积淀学生写作素养的不竭泉源。我坚持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给学生自己利用时间的机会,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积极鼓励学生模仿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艺。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愿意写的文字,还要让学生自由地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写作的地气。如果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积累作文素材,打造真正的属于学生的高效作文课堂,才不会落空。
我觉得,只有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愿意写的文字,由习作任务的消极执行者和被动完成者,转换为写作技巧的积极探索者和主动实践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撩拨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引发学生语言文字的慧根与潜智,才能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