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为学而教”的语文教学体系

2016-05-14 09:50向爱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记导学体系

向爱平

关注

《学记》包含着现代教学论的全部思想,它对教育作用、学校制度、学校管理、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师成长、教育评价等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具有指导作用。有感于当今人们热捧欧美教育学理论的现状,我们组织教师在认真研读《学记》的基础上,提出了“学记语文”的概念,并对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一、“学记语文”的界定及核心理念

“学记语文”中的“学记”不是取《学记》书名之意,而是具有教学方法论意义的新概念。“学”,一为语文学习者(学习主体),二为语文学习活动,即语文学习主体所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记”,依据“记录”和“记载”之意,引申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活动。“学”“记”合在一起,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开展的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活动。“学记”与“语文”组合起来,指以学生为语文学习主体,以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实践为核心内容,以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为主要措施的语文教学。

可以看出,“学记语文”并不是“学记”与“语文”两个名词的拼凑组合,也不是《学记》与语文教学的简单联姻,更不是为追求简单创新在“语文”前冠以时髦的名词,而是受《学记》“为学而教”思想的启发,对“学”“记”的意义进行扩展、概括而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特殊内涵在于:一是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将学生看作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提倡教学要尊重生命的特有品质,让生命主体自主能动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之中。二是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强调语文学习要以语言的学习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三是突出“学”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学应重点关注怎么“学”,而不是怎么“教”,教师要根据“学”的需求进行教学思考,进而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四是把学习方法和策略置于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教学关系的确立、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引导、教学评价的定位、教学效果的追求上,教师都要围绕着学习方法和策略展开。一句话,“学记语文”就是“为学而教”的语文。它回答了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的问题,即“教学生学会学习语言”。

“学记语文”围绕着“为学而教”的宗旨,构建了“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记用相行,内外相辅;和谐共生,教学相长”的理念体系。各方面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图显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记用相行,内外相辅”等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组织和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生,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在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上,“学记语文”倡导“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为重”指以学生为重,以学生的学习为重,强调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主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而教”强调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而是以学生的“学”为重点;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

在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上,“学记语文”倡导“以学定教,随学而导”。“以学定教”指不用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方案,“以学”是为了学生、基于学生,“定教”是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随学而导”指随着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心理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与训练途径上,“学记语文”倡导“记用相行,内外相辅”。“记用相行”,“记”指语言的习得与积累,“用”指语言的生成与运用。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丰富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有人说,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学记语文”将其归结为语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因为无论听说还是读写,都不可能脱离语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而展开。突出语言积累、理解和运用的实践,体现了“学记语文”对语文课程本质的理解和尊重。“内外相辅”,即语言训练的途径不仅在课内,还要在课外,强调教师要让课堂内外相辅相成,真正达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效果的追求上,“学记语文”倡导“和谐共生,教学相长”。“和谐共生”指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共同展开语言学习活动。“教学相长”强调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不是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有实践的操作,更要有生命的交往;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要互为依靠,互相影响,共同成长。这是“学记语文”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上述诸要素之间,没有“以学为重”就不会有“为学而教”,没有“为学而教”就不会有“以学定教”,没有“以学定教”就不会有“随学而导”。无论是“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还是“记用相行,内外相辅”,目标都是追求师生的“和谐共生,教学相长”。

二、“学记语文”的课堂教学体系

围绕着“学记语文”的核心理念,我们建构了“学记语文”“三四五X”课堂教学体系。

“三”即“三大体系”:教师的指导体系、学生的学习体系、内容和方法体系。

教师的指导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教师“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围绕这一核心,我们编写了“教师导案”,从导学内容、导学意图、导学目标、导学重点、导学难点、导学准备、导学时间、导学课型、导学过程、导学步骤、导学方法十一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教师指导体系。

学生的学习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学生“扣标而学”“学有所径”“学有所法”“学有所得”。围绕这一核心,我们编写了“学生学案”,从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内探学、课堂检测、课外拓展和课后反思六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生学习体系。

内容和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和“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首先是建构学习内容,主要解决语文教学“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依托,对每一篇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和整合,确定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其次是明确学习方法和策略,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我们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具体的“探学步骤”,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上述“三大体系”的关系是,以学习内容为基本依托,以“导案”和“学案”为主要抓手,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和策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三大体系”互相交融,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语文教学系统。

“四”即“四类课型”:自主预习课、探学展示课、练习反馈课、拓展延伸课。

自主预习课指在正式教学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学习的课。

探学展示课就是探究性学习和展示的课。在学生预习并整体把握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将一课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探学步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探究(即独学),再相互质疑、研究、解惑并制订展示方案(即对学和群学),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探学成果。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励、引导,让课堂波澜起伏,充满生命活力。

练习反馈课指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练习和反馈的课。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拓展延伸课指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延伸性学习的课。我们根据“一篇带多篇”的原则,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推荐两篇或者两篇以上的文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具体方法是,先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然后利用朝读时间进行阅读汇报。

“五”即“五个阶段”。我们把“四类课型”的教与学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课前预习阶段、课内探学阶段、课堂检测阶段、课外延伸阶段、课后反思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预习任务;课内探学阶段,教师依据“学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检测阶段,教师提供回归性检测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进行练习反馈;课外延伸阶段,教师给学生搭建课外学习平台,让他们借助平台延伸学习。

“X”即“X个探学步骤”。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出若干个具体的探学步骤。学习内容主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而定,内容不同探究性学习的步骤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夸父逐日》为例。《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讲的是巨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这篇古代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从引导学生学会读古文的角度出发,我们设计的探学步骤为:读准读顺读好停顿——对照注释读懂词句——联句再读读懂大意——联系实际读出思考——朗读品味背诵重点——展开想象写成故事。这个步骤简称为阅读古文“六步走”。

三、“学记语文”研究的整体实施

我们开展的“学记语文”研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区域性的研究;不是一个人的教学行为变革,而是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变革,是区域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为此,我们重视对该项研究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

1.细化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细化研究内容,提出了“学记语文”与《学记》理论联系研究、“学记语文”的思想内涵研究、“学记语文”的教学理念研究、“学记语文”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学记语文”中的文本解读要点与策略等30个研究项目,从而构成了整体的“学记语文”研究内容体系。

2.加强研究管理

一是健全管理体系。我们成立了由市教科院牵头的“学记语文”研究小组,下设“学记语文”青年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决策咨询、科研指导、调查研究、管理服务、编制科研规划等职能。“学记语文”青年研究中心下面建立了22个学记语文研究基地。基地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由“校长亲自挂帅,教科室主任宏观控制,学科组长分兵把关,年级教研组长微观掌握,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

二是注重制度保障。为有效地促进“学记语文”的研究,我们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关于构建“学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试行)》《仙桃市“学记语文”集体备课制度》《仙桃市“学记语文”课堂小组建设指导意见》《仙桃市“学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室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等。

3.丰富教研方式

一是在教研渠道上实现多元并存。我们把“学记语文”青研中心活动、学科基地活动、实验学校专场、青年教师会课、现场专题研讨、网络研修等方式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引路课、研究课、公开课、常态课等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学记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新格局。

二是在研究方式上注重“三个研究”:

注重案例研究。我们研究的案例一般包括三种:一个完整课例的课堂实录,某位教师或专家提供的一节研究课,对某一教育或教学过程所作的完整、真实的书面描述。研究时重点关注这个案例渗透了什么思想,隐藏着什么操作技巧和艺术,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提炼出一个怎样的结构或模式。

注重行动研究。我们基于问题解决的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研究主题,并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具体过程包括“问题与设想——设计与实施——效果与讨论——反思与总结”四个部分。问题与设想,“问题”即现实地分析教学情境中的表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设想”则是对问题解决的最理想结果的预期,这种预期必须有比较高的可达成度。设计与实施,“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设计,如本次研究的问题和结果预期、研究活动牵头人的确定、研究过程的组织与开展以及研究结果的评估等;第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设计。“实施”则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开展活动。效果与讨论,即对行动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要有教师的讨论,要有专业人士的评述和指导。反思与总结,即整理行动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写出研究报告。

注重专题研究。为了使“学记语文”中的每一个自变量得到有效的研究,我们把自变量转化成一个一个的专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研究,“学记语文”教学思想已逐步成熟,“学记语文”的实践体系已逐渐丰满。

猜你喜欢
学记导学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记》的教育理想国——看《学记》教我们如何读经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