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
“学记语文”是在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和21世纪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启发下进行的一项语文教学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教学实效性不强,效率不高)出发,探索语文教学的“突围之路”。
我们从哪里“突围”?在大家(包括决策者和实施者)把寻觅改革良方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国外的时候,湖北仙桃有一群人在向爱平老师的带领下,把目光投向本土,投向我国古代的教育论著,从中寻找教育教学智慧。我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思路。
1988年1月,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人类生存都必须从我国的先哲身上找寻出路,母语教学更应该如此,因为语文教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自己相对完备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
我研读了向爱平老师的文章、著作。据我了解,“学记语文”不是《学记》的语文,不是“诗意语文”“和美语文”“情智语文”……我向来认为,在“语文”前面冠以“某某语文”,无论冠以什么词都是不合适的,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学记语文”不是这样。“学记语文”没有拘泥于《学记》这部著作所谈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因为一部著作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是有限的。“学记语文”是受到以《学记》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以及现代教育论著的启发而提出的语文教学体系。一句话,“学记语文”是受孔子、叶圣陶等前贤今哲的启发而对当今语文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策略等所做的研究和实践,它是对语文教学理论、教学架构、教学评价以及教研方式改革的全方位研究。这是一项基于古今教学理论而对当下语文教学进行的研究,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
这项研究的价值和它的生命力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项研究体现了生本思想。“学记语文”中的“学”既指教和学两种课堂行为,又指教师和学生两种具体的对象,特别是指学生,即学习主体的活动如何有效展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师生关系来看,离开了学生,教师就无所依附。因此,教学过程中,“学”是第一位的,“教”应该着眼于学,要为学服务。“学记语文”中的“记”有记录的意思,也有积累中的“积”的意思,指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记”也需要依托以生为本的思想,因为没有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积累、理解、运用很难落到实处。
第二,这项研究符合课程标准里所谈到的语文课程的性质。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语文教学要回到“原点”。“原点”在哪里?“原点”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上,在“为什么设语文学科”,“语文学科是干什么的”这两个问题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这句话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二是“综合性”,三是“实践性”。“学记语文”研究努力地体现上述三个关键词,强调语文教学要追求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要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些思想和做法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
第三,这项研究顺应了加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改革趋势。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运用”,在薄薄的一本书里出现了33次。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学教什么?听、说、读、写是最主要的内容;而判断学习效果的最主要方式,是看学生是否会运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用说和写来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生活的能力。“学记语文”主张“记用相行”,这项主张顺应了课改的趋势。
第四,这项研究符合母语教学的规律。“学记语文”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母语教学的规律,强调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多实践,做到“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通过自主的“学”和有效的“导”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些主张和为此而开展的诸多实践活动符合母语教学规律,体现了“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课程理念。
第五,这项研究注重读写结合,强化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学记语文”在阅读教学上的亮点之一是落实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强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指导,体现读写结合。“学记语文”在习作上的一个亮点是关注校园、家庭、社会三种生活,打通三者的联系,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并用笔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这样做不仅使习作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而且打通了校内外、课内外语文学习的通道。这种做法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当今的语文教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其间虽良莠不齐,但我们研究和努力的主要方向是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学生学习“真语文”“实语文”“活语文”“大语文”,有用的语文,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精神道德的同生共长。“学记语文”是其中一朵艳丽的花朵,我衷心地祝愿她开得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