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文化为根基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2016-05-14 09:50刘宏春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德育校园活动

刘宏春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德”文化理念,本着“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宗旨,以德育人,扎实做好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改革三件事,给力学校品质提升,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精辟地概述了教育的本质。真为“德”之首,诚为“德”之本,育人先育德。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以“德”文化为整体架构,以“崇德、励学、善为、笃行”校训文化为基石,强调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把事做好。崇德与励学表现了学校对“品”与“知”的重视,善为与笃行则进一步强调学校践行“行”与“为”的态度和能力。

一、管理育德,刚柔并济

队伍建设以德为先。学校提出了“教师12修炼”,每学期有“师德讲堂”,印发的教师工作笔记本、教师工作手册,甚至办公室,都有“施州民族小学教师12修炼”,旨在通过耳濡目染、朝夕熏陶,提升师德。学校坚持把党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通过抓“党员先锋示范岗”和常态化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课外访万家活动,激浊扬清,凝聚正能量。

学生素质习惯第一。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提出了“施州小学学生八个好习惯”(见人问声好、走路靠右行、清洁自己做、饭菜吃干净、写字姿势正、做操有精神、每天勤读书、主动常提问),每天的大课间,全体学生齐读,强化习惯养成;通过“小交警”“学生会”和教师值日岗,督查学生习惯养成;通过宣讲“学生行为习惯一日常规”,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上学、上课、课间、做操、升旗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

二、环境育德,情境相谐

书香雅其行。学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抓手,让“德”“润物细无声”。学校以“忠孝雅诚”“施小之星”“生活实践小看台”为主题打造四横四纵走廊文化,以“书法艺术”为主题建设校园书法文化长廊和翰墨书法工作室。以校史馆为载体的学校展示厅,引领师生向善、向上,在传承经典中陶冶道德情操、在学习身边人物故事中不断追求进步。学校以校图书室、阅览室为基础,建设班级图书角、书法角、校园书吧和数字移动图书查询终端,让校园真正成为书的海洋。

绿色美其行。播种绿色,净化心灵。学校依托“文明交通教育基地”,精心规划、设置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给校园道路命名赋予“德”的寓意:“崇德路”“善为路”“励学”“笃行路”……因为道路标识的提醒,孩子们的行为有了不自觉的约束。

三、课程育德,滋养生命

德育先行,贵在育德。育德树人,课程是主阵地。学校在充分依托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进行德育有机渗透的前提下,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以期达到经典润心、艺术育人、社会造就人的教育效果。

阅读经典。学校自主开发了以《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诗词楹联》等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忠”“孝”“雅”“诚”系列诵读课程,分年级确定必背内容,并实行期末检测;开辟了20分钟晨读空间,引导学生在大声吟诵中感其境、动其心;开展了书香班级评比活动,通过各班展示班级图书数量、图书借阅数量、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会等,营造“人人诵经典、个个有诗文”的书香氛围,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远志向。

艺术陶冶。民族文化是学校的根,是学校发展的营养,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也是学校的义务,更是学校“德”文化的血液。学校着眼恩施民风民俗,把学生身边的艺术,特别是优秀的“三民文化”引入校园,移植课堂,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艺术教育特色。2010年秋,学校组建了“走向明天——民乐管乐训练基地”和“书法教育基地”,开发了民乐、管乐、声乐等13类课程,每周为孩子提供5课时的免费训练。特色课程的全面开设,使学生在节奏与旋律、色彩与线条、汉字与墨韵中陶冶美、创造美、传承美。同时,1-6年级全面开设写字课,3-6年级开设软笔书法课,全体教师参与汉字书写训练。

健康推动。学校依托“足球特色试点学校”的建设,开发了篮球、足球、乒乓球、花样跳绳、武术、健美操等体育类课程,形体舞、街舞、爵士舞、拉丁舞等舞蹈类课程,每周为有这些爱好的学生提供2小时培训。同时,创办球类俱乐部、课间花样跑操和每天半小时的晨练微课程,为学生的健康身体打底子。学校坚持“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技巧和体育锻炼时,进行意志品质、艰苦奋斗的教育,以及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团结协作和劳动观念的教育,在体育竞赛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科学启迪。学校长期坚持落实周一下午2小时的科技制作、科幻画、七巧科技等科技类课程。设置趣味智力角,为学生搭建课余“玩”的平台,启迪“玩”的智慧,使学生在想象中发现美,在游戏中创造美。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领悟科学家的崇高品德;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文明习惯。

家校共建。为有效搭建“家校共育、家校共管”平台,学校请家委会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家长义工”“家长讲堂”等,实现了“小手牵大手”与“大手牵小手”双互动,孩子影响着家长,家长也影响着孩子,家长之间共同影响、共同进步,达到了“文明齐步走”的良好教育效果。

四、活动育德,形神兼修

学校充分利用每一次活动,“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精心设计每一次德育主题活动,真正达到一次活动培训一批人、影响一群人的效果。

搭建平台。学校对升旗、重大节日、开学(毕业)、班队会等德育常规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达到了“周周有升旗主题”“节日有文化内涵”,开学典礼、开班典礼、毕业典礼别开生面,每两周有一次主题班会或队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会成为孩子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员争星。学校开展了“争施小之星”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依据《施小之星评价细则》和《争星计划表》,以个人争“施小之星”为切入点,以小组争“星星小组”、班级争“我班最亮”、年级争“群星璀璨”为主线,形成不断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为让目标管理更加具体,我们又将“施小之星”分为“文明之星、健康之星、智慧之星、劳动之星、特长之星”五星。学校还搭建了“星光舞台”,展示星光优胜者。连续三个月都能争得同一颗星的学生,通过申报,可以在“施小星光大道”展示自我风采,成为校园偶像。

校园三节。学校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节、阳光体育节、校园科技节。校园民族文化节以诵经典、展心得、赏书画、唱民歌、奏民乐、跳民舞等不同形式精彩演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全面展示素质教育成果。阳光体育节全面展示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校园科技节,以讲科学家的故事、七彩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校园三节”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跨学科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师生信其道、养其习、懂其礼、明其仪、知其行。同时,每年的“校园三节”活动都会评选“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奖”,对在活动中组织得好、讲文明、讲风尚的团队进行表彰,努力体现“德艺双馨”的活动成果。

四项教育。学校坚持以“师德师风教育、文明行为教育、安全法纪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四项专题活动为载体,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设计文明礼仪月、安全教育月、健康卫生月、感恩回报月等月主题活动,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全面推进学校“德”文化建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施小人将会继续以“德”文化为根基,以“崇德、励学、善为、笃行”校训文化为基石,以“书香校园”为抓手,以“校园三节”为平台,以“四大基地”(书法基地、民乐培训基地、交通安全基地、生活实践基地)为支撑,以“五大工程”

猜你喜欢
德育校园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