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南水北调工程呕心沥血

2016-05-14 19:35乔桥陈松平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6年5期
关键词:设计院中线南水北调

乔桥 陈松平

“朴实,忠厚,寡言,实在。”这是同事们对长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吴德绪的评价。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十多年来,吴德绪始终都冲锋在最前沿,将全部的精力和聪明才智贡献给了这一伟大的工程。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吴德绪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深入前线,把好技术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后又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需要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问题。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工之日起,吴德绪就带领勘察设计现场服务团队长期驻守在施工现场,主持讨论和决策技术方案,及时处置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正是靠着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及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他牢牢把住了质量关口。其工作作风、技术水平、技术理论与工作方法也得到了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和所有参建单位的一致赞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面广,社会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远大于一般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工程建筑物涉及大坝加高、长距离渠道、桥涵、渡槽、隧洞、道路、水闸等多种形式,技术专业也涉及规划、地质、水工、机电等多个领域,往往是数十个施工单位同时施工作业;专业技术面广、专业之间协调工作量巨大、现场技术服务任务极其繁重;诸多重大技术问题无成熟经验可取,科研、创新、尝试与实践是家常便饭。于是,吴德绪时刻紧盯在工程一线,把技术保障这个责任重担扛在肩上。如果要问他在哪里?同事们都会回答:“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前往郑州或北京汇报工作的路上。”

为了缩小不同设计单位在设计理念及对工程技术问题方面的差异,在做好自身承担的现场设计和技术指导工作之外,吴德绪还组织长江设计院的精英团队,主持编写完成了一系列的总干渠工程初步设计及一套严格的设计标准体系,从而为设计施工的规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技术骨干力量之一,吴德绪还积极参与沿线工程建设中技术问题的交流和疑难杂症的会诊。其间,他究竟跑了多少个地点,到过多少个技术管理和施工单位,解决了多少个疑难问题,根本无法统计。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吴德绪带领长江设计院现场技术团队成功解决了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建设的宁西铁路、澧河渡槽、跨青兰高速渡槽等一批工程技术难题,赢得了参建单位的高度认可。

矢志不渝,消灭“拦路虎”

与传统水利工程不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涉及的许多软科学与硬技术都是世界级的,无论是丹江口大坝加高的新老混凝土接合、处在研究和认识阶段的膨胀土渠道及边坡处理,还是超大规模的大型输水渡槽工程,其设计技术难度均堪称世界之最。破解这些世界级技术难题,不仅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敢啃“硬骨头”的攻坚作风。对此,吴德绪和长江设计院的技术人员没有退缩。

以丹江口大坝加高为例。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性、控制性、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内水电工程加高续建项目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理论分析与新老混凝土接合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季节性气温作用下,新浇的混凝土与在50多年前已浇筑完成的老混凝土接合面存在脱开可能。但无论新老坝体脱开与否,必须实现新老坝体联合受力,才能确保大坝结构稳定、应力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这是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在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吴德绪率领长江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就此开展了极其艰难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确定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系统提出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成功解决了新老坝体的接合和联合受力问题。

从渠首陶岔到北京团城湖,在全长约1277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中,有近400公里的渠道要穿越膨胀土地区。民谚中,膨胀土被描绘成“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土木工程界则称之为“工程癌症”。在膨胀土上修渠,遇水膨胀,失水收缩,造成渠道垮塌。为了驯服这只横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的“拦路虎”,吴德绪和长江设计院专家组进行了多年研究,单是现场试验就长达5年。经多方研究比较,他们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具体的环境条件,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与措施,尤其是首次提出了采用抗滑桩加坡面梁的膨胀土渠道边坡加固结构方案,妥善地处理好了这一世界性的工程难题。与此同时,经过数次的优化设计,这种方案与目前常用的抗滑桩加固方案相比节约了近50%的工程费用。

率先垂范,当好带头羊

一项宏伟工程可以成就一个团队,同样,一个凝聚着智慧与心血的团队也能够成就一项传奇工程。

吴德绪十分注重团队建设。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他总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工地设代处,他几乎每天都是最早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对待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从不懈怠。在完成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他吃苦在前,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但对待同志们却十分关心和爱护。2006年的一天深夜12点左右,施工方来电话要求设计人员到场解决技术问题,他没有惊动其他人,独自赶到了现场。由于他长期在工地奔波,家里的事情一点也帮不上忙,家人病了,也只能在心里默默惦记。有一次,他爱人病情非常严重,由于工地上走不开,他只好打电话委托亲戚帮忙照顾。

在繁忙的工地上步履匆匆,穿梭往来;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伏案审改技术方案……这就是吴德绪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同志们说,只要看到吴德绪坚定敦实的身影,工作起来就觉得踏实了很多。

2011年,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管理局授予吴德绪“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临时通水特别贡献者”光荣称号;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又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自从当上全国劳动模范之后,吴德绪坦言,对自己要求更严,感觉压力更大,责任更重,要把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形成的优良作风与传统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广阔的水利天地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吴德绪更忙碌了。现在的他,又奔走于滇中大地上,为研究滇中引水这一“十三五”国家确定开工建设的重大水利工程、全国十大标志性水利工程之首的关键工程而殚精竭虑。

猜你喜欢
设计院中线南水北调
斜边中线添加方法初探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