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娅
摘 要:金湖秧歌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多彩的歌词、复杂多变的曲调以及独特的演唱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保护与应用价值。金湖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面临很大的挑战,生存环境随农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功能发生变化;各方面压力导致传承人缺失;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导致大量审美接受者的缺失。面对各种各样的对策,关键还在于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求解决方法,保护传承人,金湖秧歌才得以“活态”传承;扩大文化接受者人群才能有效地保护金湖秧歌。
关键词:金湖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45-01
金湖秧歌是金湖地区反映当地人民水田生活的一种民歌小调。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朝发展于清朝,承载了金湖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习惯。2015年金湖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湖政府加大对金湖秧歌的传承与保护,但仍然面临凋零、失传的的挑战。
一、金湖秧歌目前面临的问题
1.金湖秧歌审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最初,金湖秧歌的功能是提高农耕效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国农耕生产方式由集体务农转变为个体劳作,金湖秧歌所处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发生变化。其功能的侧重点也从提高农耕效率的功能向审美功能转移。每逢传统节日,金湖都会举办庙会活动,金湖秧歌作为特色传统民间文艺被搬上舞台。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由于金湖秧歌的歌词内容与当代时下主流文化出现脱节,导致其审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2.金湖秧歌传承人的缺失。首先,由于金湖秧歌的传承人普遍来自于社会中下层人士,社会资本缺乏。传承人需终日为生计奔波,缺乏时间与精力从事金湖秧歌的传播。其次,传承人缺少对金湖秧歌的全面了解以及文化资本,导致其文化自信和自觉低。以上因素导致大量的传承人改行或是放弃对于金湖秧歌的传承,致使金湖秧歌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3.文化接受者的缺乏。首先,由于历史原因金湖秧歌的传承在世代交替中出现了断层,文化接受者的审美也因此出现了断层。文革期间,秧歌传承受到阻碍,接受主体的审美情绪遭受压制,导致接受主体的流失。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侵入加上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推动了新生代对新兴娱乐方式的探索与追求,这更使金湖秧歌的文化接受者流失。最后,由于金湖秧歌的歌词均用金湖方言演唱,方言造成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交流障碍,使金湖秧歌的传播无法脱离金湖地区辐射到其他地域,造成潜在接受主体的流失。
二、相应对策
1.实行生产性保护提高其审美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其文化功能上是否与传统民间艺术存在差异,而不是其形式上或内容上。因此,金湖秧歌可以采取适当的生产性保护。其一,改变或重组金湖秧歌的原有演唱形式,提高其审美趣味,可以借鉴 “二人转”,运用带口音的普通话通过媒体发展其潜在文化接受者,将其审美功能完全释放出来。其二,适当地加入当今实事或主流思想使歌词鲜活起来。审美趣味的增加将会吸引更多的接受主体及潜在的文化消费者,有利于金湖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2.开发旅游项目提高传承人主观能动性。金湖有“荷藕之乡”之称,每逢七、八月份金湖都会举办“金湖荷花艺术节”,金湖水质优渥,盛产鱼鲜和龙虾。金湖已将二者结合开发成旅游项目,每年吸引几十万人次的观光旅游。《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7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将金湖秧歌作为特色艺术资源加入“莲文化节”更增其动态感,而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减轻传承人的经济压力。正像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以“原生态”文化作为主要卖点,从客观上看,促进了当地传统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他者”目光的肯定,将提高金湖秧歌传承人及本土居民的文化自信,加强其文化自觉。
3.实行“秧歌进校园”等活动扩大文化接受的主体人群。首先,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强,接受可能性大。其次,通过学生将直接辐射其家庭,进而提高中、老年龄层对金湖秧歌的接受度。再次,接受者年龄层横跨三个年龄层,金湖秧歌受众群体层次的丰富,将使整个社会对金湖秧歌的接受程度有一个质的提高,也便于金湖秧歌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实行。最后,政府应该通过类似“秧歌进校园”等项目资助支持传承人的演出活动,减轻传承人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增强当地对金湖秧歌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参考文献:
[1]于丽.论新秧歌运动的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J].音乐时空,2015(03).
[2]薛晓旭.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J].大舞台,2012(07).
[3]于丽.论陕北秧歌的政策平台和保护举措[J].戏剧之家,2015(05).
[4]戴之尧.金湖秧歌集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5]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9).
[6]季中扬,胡燕.传统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的模式、难题及策略[J].学习与实践,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