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6-05-14 01:43郝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郝晶

摘 要: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源自中国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以及生活经验,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感悟以及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深刻地诠释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需要我们积极地传承与创新。本文旨在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具体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24-01

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对中华民族古文化的积淀,来源于农村特定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共同审美意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派系林立、种类繁多,上至宏观的建筑、园林,下至微观的刻镂、刺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伴随着古先民脱离蒙昧的穴居时代,一路欢歌,将整个中华民族装点得异彩纷呈、璀璨夺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作为人们谋生手段的民间工艺美术渐趋衰落,曾经随处可遇的老工艺师傅相继离世,传承人改行易业、青黄不接,许多古老的民间工艺濒临失传。振兴民间工艺美术,紧扣时代脉搏为民间工艺美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是民间工艺美术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片面注重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汹涌着商品经济的大潮,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与繁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方面高举着继承传统的旗帜,一方面以经济为风向标,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民族村”“民俗村”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这种“大打民族艺术牌”的人为旅游景点的建设,确实为民间工艺美术打开了通向市场化的大门,给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间工艺美术;但另一方面,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方式深深地伤害了一些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使民间工艺美术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内涵被媚俗猎奇,甚至陈腐落后的东西所取代。诸多民间工艺美术流于表面化、程式化,使人们对民间工艺美术的态度由起初的好奇演变成漠视,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

(二)生存空间被挤压

当前的中国正沉浸在主流艺术的冲击当中,这就造成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由于受到主流艺术的挤压和影响,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缺乏时尚性,甚至显得很“土气”,从而遭受到人们的冷落,一度呈现出后继无人的艰难局面。很多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无法实现与时俱进,正在向衰落靠近,甚至造成它们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丢失。

(三)人才培养不足

民间工艺美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靠师徒相授、口耳相传,其培养规模和效率都不高,解决不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矛盾,适应当不了前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从当前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上来分析,传统的培养模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人才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显现,人文素养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大部为分初中上下的文化程度,这也会影响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发展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后劲。

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具体策略

(一)走向市场

在古代,民间工艺美术生产制作的目的一般是用于生产者自娱自乐,它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关系紧密,以传统习俗来维系,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娱乐的形式已不再单一,这就要求民间工艺美术要符合市场规律,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无原则的追求经济价值,而是在充分保留原有面貌及 “核心技艺”的情况下,给自己创立一个自主品牌,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形式风格上进行多样化开发,力求在维护手工生产和运作方式上保持其自然衍变的规律。将传统的手工技艺引入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及产业化体系中,使民间工艺美术在创造经济价值的生产活动中得到有效的、积极的保护。再者,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需要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只有创造社会财富、被人欣赏、被人快乐地消费时,这种创作热情才会真正的被激发、被唤起。

(二)让民间工艺美术重返民间生活

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工艺美术根植于自然经济的土壤之中,一旦这种经济模式土崩瓦解,民间工艺美术便没了依托、无法生存。今天的中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任何艺术都要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洗礼。以民间女红为例,目前只有少数地区还能见到穿戴传统女红成品的人,售卖的女红成品基本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今日的女红在实用功能上必然与旧社会不同,人们的衣饰早已多元化,女红成品只是其中的一支,受众群体有限。民间工艺美术品由实用功能转变为装饰美化功能乃是大势所趋。以十字绣为例,它能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得到推广普及绝非偶然:第一,十字绣制作周期可长可短,繁简由人;第二,十字绣材料简单,针法易懂易学;第三,绣制好的成品装裱以后赏心悦目,具有观赏性。

(三)将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纳入到教育体系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间工艺美术在过去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是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站在实质的角度,这种传承得益于教育。而在当前新时期的教育制度背景下,要想完美地传承并保护民间的工艺美术,就应当将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纳入到国民的教育体系下,要求各个地区有效利用当地在教育资源方面具备的优势,组织一些民间工艺美术保护方面的专家以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编写适合当地学生特征的本地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到民间工艺美术的各方面知识,促使他们在掌握基本的民间工艺美术知识的同时学会一些初步的制作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技能,有利于他们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贡献力量。

三、对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一)用技术创新推动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

在诞生民间工艺美术最初始的阶段,制作民间工艺美术的主要方式是手工,而在当前的高超的技术条件之下,我们完全能够利用新工具、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等积极改造民间工艺美术。针对我国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美术,我们应当以保持其独特的工艺水平、文化品质以及技艺要求等为前提,实现民间工艺美术保护的“原汁原味”,同时利用当前的新工具、新技术等改造并提升民间的工艺美术,实现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

(二)依靠市场力量推动民间工艺美术创新

一方面,我们应当组织企业从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出发攻关一些关键技术,提升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技艺水平,并鼓励一些民间工艺美术企业构建自己的研发中心,以科技的进步为基础积极提升民间工艺美术保护的劳动效率,在缩短研发时间的前提下提高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间的工艺美术,我们应当增加一些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品种以及功能,在制作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它的传统文化,从而保护民间工艺美术的特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创新需要跟现在市场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得到现代人们的认同,从而体现出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化、个性化。

(三)以创新推动发展

伴随着眼花缭乱的电影、电视、网络、酒吧和其他一些具有现代生活时尚特征的娱乐方式的发展,与古代相比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娱乐休闲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应有所创新,如果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时代所忽略、所抛弃则是必然的。我们要将民间工艺术美术的精神、语言融入到时代的审美中不断创新,充分发掘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使民间工艺美术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总之,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做好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民间工艺美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春桃.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继承和创新[J].中国国情国力,2009(05).

[2]王平,张艺.现代化视野中民间工艺美术之复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06).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