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霄
摘 要:版画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中国是版画的故乡,最早的版画深入人心,促使版画逐渐成长,变的成熟而丰富。而近百年,摄影与悠久的版画之间是否有相交的地方,是否在历史中有起伏,每思及此,杉本博司的海景,谭平《40米一划》,森山大道的野犬……都会映入脑海,凝聚随即四散飞去,留下白的一片,而又陷入沉思。
关键词:版画;摄影;照相术;历史
中图分类号:J217;J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29-01
版画和摄影、照相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自达盖尔发明照相术,尼普埃斯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后,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有着魅力的艺术门类。而版画,这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早期版画的产生与佛教关系密切,自菩提达摩把佛教和禅宗传入中国,佛教便在中国繁荣开来,为更好的传播,必须有一种宣传形式和手段,版画得以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中国早期的版画多为木刻)。而纸早已被蔡伦发明,僧侣们只需要用刻刀制版,把文字或者佛祖的形象刻在木制的版面上然后再涂上颜料,再用纸进行转印,进行宣传。其中代表作品有《金刚般若经扉绘》等制作精良的木刻版画,从这里可以看出,版画作为一种印刷手段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较长时期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随历史发展,当初版画的属性早已随时代变化和发展。
19世纪,进入了工业革命,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印刷机的发明直接冲击了当初作为印刷而生的版画,对版画产生了根本影响,版画印刷的地位逐渐被工厂、照相术、印刷机取代。到这里,所说的版画是一种具有着复制技术的版画,就是所说的照相制版,丝网版,并且很快被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便是运用丝网版大量的复制生活中的名人头像和日常物品,这就是版画艺术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版种丝网版,照相制版也被运用到了铜板当中去,极大的丰富了版画,也使版画的概念和根本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大众的,传统的版画,具有悠久的历史。
印刷机照相术的大量出现,使版画得以重生,这也就是版画的另一个含义——创作版画,作为特定的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版画,具有集绘制、刻画、转印于一体的独立创作的版画。无论是创作版画还是前面所说的大众版画,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手工性,任何机械都不可能代替手工的作用,这也是版画的独特之处。摄影冲击了版画,也丰富了版画,使版画的表现手段有了很大的改变,而这就是版画的第三个含义——具有广泛意义的版画,数码版画相比较于传统的版画。版画就此没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和其它画种一样,同样的具有艺术性,它的印刷地位逐渐被取代,但它作为艺术品的地位逐渐被受重视,以及它的手工性,这和印刷大批量生产有着根本的区别。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规则,如要有艺术家的签名和番号和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张数。
随着照相机的普及,原来以胶片为存储介质的摄影改为以电子元件,虽然仅几十年的历史,但也是版画和摄影再一次的碰撞,即数码版画,数码版画主要是利用自己拍摄的或者网上的影像和图片合成再创造,以表达艺术家本人的思想。所以,电子元件取代胶片已成为趋势。
摄影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历史当中的摄影主要还起着记录的作用,而摄影的记录性在现在看来,同样令人感动,具有艺术性。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也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回溯到亚当斯那个年代,亚当斯著名的“区域曝光法”以及与之相似的爱德华韦斯顿,站在了纯摄影的阵营。现在看来亚当斯的摄影作品一样震撼人心,从纯白到纯黑之间的无限变化,丰富无比,整个作品给人以庄重,宽大之感。时间在往后走,到了布列松时代,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可谓统治了整个摄影界,风光一时。而同时代,另一位摄影师威廉克莱因却反其道,其摄影作品具有强烈的浓郁的个人感情色彩,如他拍摄的纽约高处俯瞰就像一个巨大的坟墓,也许在现在看来他的摄影作品已经过时,但他这种态度和立场在现在看来仍有可取之处。
而目前的版画,可谓是百花齐放。自鲁迅把珂勒惠支、麦绥莱勒等人的版画传入中国,中国的版画逐渐复苏,其代表人物力群、古元、黄新波等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且成熟的不同于以前的版画作品。 一刀下去,黑白变分。版画的黑白与摄影的黑与白是否有着相似之处,在彩色摄影出现之前黑白摄影已足够成熟,且更加具有抽象性和纯粹性。上文提到亚当斯,亚当斯的摄影作品除了黑与白,最重要的是他那无限变化的灰层次,再看版画,中国的早期木刻版画更注重的是黑与白,例如古元的版画,力群的版画,甚至栋方之功的版画,直接摒弃了灰,直到近年来,版画中的灰层次才被艺术家们所使用,得以重现,丰富了版画的语言,例如康宁、杨宏伟的版画。
本文简单探索了版画和摄影的交叉发展和相互影响,相信没有谁能够替代或者取代谁,未来两者的边界都会越来越模糊,但都会各自强有力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4]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