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建设问题的认识

2016-05-14 21:30董现莹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

董现莹

摘要 本文根据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关键词 烹饪专业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021-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均高度重视,特别是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之一,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学院烹饪专业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一)教师来源途径单一

对我院烹饪技术系全体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者高达81%。这说明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从行业一线引进的人才偏少。这些大学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不仅缺乏任教经验,而且由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导致他们还缺乏实践能力,甚至没有实践能力。

(二)学历、职称结构偏低

我院是2010年由普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因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教师学历水平以本科为主。据统计,我院“双师型”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9.66%,这说明绝大多数“双师型”教师达到了《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但“双师型”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只有15.31%,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关于教师职称的情况,据统计,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明显偏少,仅占10.3%;具有行业特许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的教师也明显偏少,分别占8.4%和11.2%。

(三)教师前进动力不足

由于烹饪专业教师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而自感地位不高,甚至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导致教师前进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其次是职业院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低下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教师知识更新能力不强

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在餐饮行业工作的经历和实践,对需求驱动的职业教育要紧密跟随职业发展而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还不适应。而要具有能将餐饮行业因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随时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就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菜品、新思维。因此,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一)科学确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内容

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属性,决定了其“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科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以及与烹饪专业相关的职业实践能力和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教学实践能力,以及支撑这四个方面的“双师型”教师的职业道德。

同时,烹饪专业教师要具有把职业与教育有机整合起来的能力,以及由此需要在通过自身专业化的过程,在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教学论、与职业相关的技能操作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技术开发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机制,应从激励的视角出发。在评价的方式上,运用多元智能的评价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公平、公开、公正开展,这样便于教师认清自己的强弱,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反馈。评价内容上应包括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教育论知识等,以利于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管理上要采取多形式、多地点、多主题、多主体的开放式管理方式,建立规范的烹饪专业教师准入机制,制定科学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强化“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形成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三)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

烹饪专业课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普通高校,接受了严格的专业学科训练,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但是缺乏餐饮行业工作经历,没有与行业生产实践保持紧密接触,不善于对专业知识进行跟踪学习,因而教师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关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等专业知识,有待通过培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

(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应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由于多种原因,许多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着厌学倾向,内部学习动机欠缺,烹饪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应该从课程改革入手,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趣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要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方式、职业倾向、价值观、个性特点,使学生了解烹饪专业的特点与工作要求,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着力培养学生的长远、稳定的学习动机。

其次,学校在规划和开发烹饪实训基地时,教师应该能自觉地依据学习的心理规律尤其是迁移规律,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工作岗位任务要求来布置实训场景,精心设计实训课程,善于监控与调节教学进程,并根据学生的进度与水平适时而合理地组合、变换实训项目或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建设“跨情境”的学习环境,加快学生从学到用、从简单应对到主动适应乃至创造的转变。

(五)激发“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动力

首先要强化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其次要对教师能够有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予奖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企业锻炼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要完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为“双师型”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氛围。

猜你喜欢
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烹饪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四“抓”入手,做好始业教育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