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持

2016-05-14 09:02卢建欣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就业

卢建欣

【摘要】无论是从学生个体出发,还是从学校方面,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持将是一个必然的,重大的、深远的课题。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于新世纪教育的发展有很多深刻的认识、思考和借鉴价值。就业就是一个相对来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的推动力。

【关键词】学习动机 激发 维持 就业

一般来说,那种“既具有稳定的远景性的目的和动机,又具有与活动及其直接的结果相联系的近景性的动机,最能推动青少年不断的努力学习。”所以,在教学方面,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的,不仅要讲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也要说明白学习对个人的意义有什么;还要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合理的近景性动机,来帮助他们渐渐树立起较为深远的间接性的远景目的和动力。只有激发了大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如果只是一直用分数和排名等一些外部动机来刺激学生,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是处于发育的起始阶段,压力过大会很有可能适得其反,非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还很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会让大学生认为分数识衡量一切的标准,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误解。

一、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课程中是来自于在教学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需要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去涉及有关的内容,把激发大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当作是教学的一部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有老师课堂的讲解,还有一种方法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他们对于课本内容本身的品味。因为每本教材在编纂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问题,知道他们现在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初始时期,是能够让大学生在最需要有关引导的时给予他们与之相联系的道理。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语言学科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可以预习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篇章训练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自评和互评的方法。在新的《语言课程标准》中针对语言学科的特点,做出了清晰的阐述,作为语言教师要先清楚明白其精髓,然后对于概念进行整合和利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也就是通过语言这门学科来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这也是所有学科所共有的;工具性是语言学科所特有的,因为语言学科是有培养笑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种实用功能。工具性也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掌握工具性,是语言教学的关键,人文性则和工具性不一样,它是要巧妙地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它们二者要有机的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比较好的把握学生,了解学生,进而知道学生的感兴趣的点让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而来加强这个兴趣点,让兴趣转为永久的兴趣,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起少年儿童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比如在语言教学中,最好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会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大学生都会保持这种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问题情境的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利用学科的特点,抓住课文内容的吸引性和曲折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用情绪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的调动方面研究来看,因为大学生年龄相对来说较大,因此与其说是调动,不去说是学科课程更需要好好地培养。自从意识这个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以后,假恶丑和真善美就一直贯穿着人的发展历史。如果要培养大学生的情感,从一开始就要从小处着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无论任何一门学科,它的教学目标都要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教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每个大学生获得知识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却不是这个,它是想让学生成人、成才。如果没有成人的前提,那么成才也是说不上的。大学生在学习中基本无法调动他们自己的学习意志,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学生是不知道学习意志的意思是什么,那么作为大学教师就要首先启发学生,让他们知道如何才能把学习意志的概念和自己已有的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迟早都会踏入社会去和他人交往,进去而从事社会中的某项工作。然而社会迎接学生的不都是一帆风顺,更多的却是种种困难。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负担起对学生的责任,帮助下一代从小树立宏伟的志向,来提高学生们做事的自觉性和效率性。

意志行动是以较为明确的行动目的为基础的,那么它的学习目标是否可行、是否具有较为远大的社会意义都将有可能决定着大学生往后能否会抑制自己的私心和会不会牺牲自我;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理想也将有可能决定着他们往后是否可以在困难面前尽可能的不低头,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所以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在向大学生们传受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他们树立起伟大的志向和坚强的信念。因此,教师要尽量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实践调查。进而来培养大学生生存的能力,加强对错误观念和想法的抵抗力。

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尤其是就业前景教育会对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这些不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起着关键的作用,也还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立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6.

[2]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6.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动机就业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