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琳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与动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特点,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喜欢问个为什么. 但是当进入数学课堂之后,为什么问题少了,有的学生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局外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学中的问题都有教师包办解答,学生处于无问题意识状态,探究问题的动力也就无从产生,学生兴趣也会丧失殆尽.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心,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形成.
一、营造民主课堂,使学生敢问
许多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因为他们有着严重顾虑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遭到同伴的嘲笑,害怕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想法而遭到教师的批评甚至挖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宽松的氛围中敢于提出问题. 教师应该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肯定与鼓励. 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并且充满热情地给予引导与解答,避免学生因提问产生紧张情绪. 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教师要耐心引导,杜绝对学生批评与嘲讽.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节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些不会提问的学生会指着黑板上的数字问这是什么数?如何写?如何读?这样的问题只能算是问句,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如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提出:“分数有什么特征?它和整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分数有计数单位吗?”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对其他同学带来良好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学会提问.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和谐民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引导,让学生善于提问,加以时日,学生就会受到启发,逐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们敢于提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问题意识,产生探究问题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节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开展踢踺子比赛. 一组由5人组成,二组由7人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对各组踢踺子个数进行统计. 比赛一结束,教师宣布二组因踢踺子个数多于一组而胜出. 有的学生急了,问老师这样公平吗?教师问怎么不公平?学生说二组的人数多,踢踺子个数多是应该的,一组的人数少,踢踺子的个数比二组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教师接着问:怎样才能公平?有的同学提出将各组踢踺子的个数“均开”是不是更合适. 这种“均开”的想法说明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教师乘势引入平均数的学习. 学生们在学习平均数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学习平均数有什么意义?平均数应用于哪些方面?运用平均数可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等问题,以问题推动课堂探究进程,激活了学生思维,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可见,教师引入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的动力.
三、引导探究,激发学生自主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制造学生由旧知建构新知时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括号”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了“四则运算”之后,呈现给学生如下应用题让学生解答:王师傅上午工作了5小时,下午工作了2小时,平均每小时生产10个零件,问王师傅一天生产了多少零件?并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有的学生列出了“10 × 5 + 2 = 10 × 7 = 70(个)”这样的算式,这就与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先乘除后加减”发生了矛盾,学生们也产生了很多疑问. 学生问怎么先做加法呢?如果不算加法就会产生50个加2小时的错误. 学生又问按照运算顺序应该先做乘法,而这个实际问题又要求我们先做加法再做乘法,怎么办?学生的认知陷入了矛盾,这个矛盾又激发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学习小括号呢?这一问为小括号的学习开拓了心理空间,成为学生探究小括号这一知识点的动力.
四、鼓励提问,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在旧知的基础上,对新知进行提问,学生之间进行探究交流,使得问题加以解决. 使学生品尝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提问题的积极性,形成提问题的习惯. 学生的提问意识增强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面也会比较广泛,学生也可以提出联想性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素数与合数”这节概念课时,当教师板书了课题,就建议学生提出问题,如学生提出了“素数与奇数有什么不同?奇数与素数一样吗?能不能这样定义:除了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小数当中有奇数与合数吗?”等等. 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时,自然加强了旧知与新知的联系,既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动力. 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善思善问,提升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习惯,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2]郁永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成功(教育),2012(03).